站在新世纪的大门前,人们对未来充满憧憬。作为大学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在构想着大学的未来。21世纪的大学究竟应当办成什么样子?我们很容易地就想到,未来的大学造就什么样的人才、未来的大学应当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未来的大学应当怎样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未来的大学应当如何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未来的大学学科该如何建设、未来的大学课程应当怎么设置……等等,这些构想无疑是重要的,然而,人们不要忽略了未来大学的一个基本要素——校园。 校园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校园不仅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现实的物质条件,而且营造出教育主体的精神氛围。用我们习用的话语来说,校园就是育人环境。校园环境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这已经是教育学的常识。令人遗憾的是,校园的教育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校园的教育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大学将走向社会的中心,肩负起更多的社会重任。面对历史的重荷,大学必须挖掘其全部的潜能,发挥其全部的功能,才能不负社会的期望。校园建设理所当然不应是未来大学建设的盲点。 一、生态——一个现实的课题 我们所说的校园建设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校园建筑、校园绿化,而是指校园的整体生态环境的优化。生态环境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所谓生态,就是生物的生存状态,它取决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们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原本是生物学的概念,今天生态的概念已经从生物学、自然科学扩展到人类学、社会学以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市、生态小区等等,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学术生态等词语,也频频出现在报刊中。它反映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人们的社会实践改造着社会的环境,而社会环境又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环境是社会发展不可忽略的因素,合理地改造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生态,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教育作为人类的基本活动,也有一个生态问题。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那么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子生态系统,而学校则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小生态系。 按照教育生态学观点,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N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 “大致可以从三种角度和三个层次来分析:一是以教育为中心,结合外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二是以某个学校、某一教育层次或类型为中轴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它反映了教育体系内部的相互关系;三是以人的个体发展为主线,研究外部环境,包括教育在内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因素组成的系统,还要研究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等内在的环境因素。”(注: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第12页。)这个定义是相当广泛的。校园生态环境作为教育生态环境的子系,尽管有其更为明确的确定性,但是其多维的空间和多元构建,应当是一致的。这种多维和多元决定了校园生态环境因子的多样性:自然的、社会的,外部的、内部的,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学术的,行政的、文化的,科学的、人文的,宏观的、微观的,群体的、个体的,行为的、心理的等等。很显然,校园生态环境主要是一种人工生态环境,这个特性便赋予了大学办学者以特别的责任。 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一个发展观的问题,就社会生态环境而言,人们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本世纪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加速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但是,与此同时,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污染、自然生态破坏、贫富两极分化、道德意识淡薄等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牺牲环境去发展经济,牺牲人文精神去发展科学事业,人类最终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教育何尝不是如此!与半个世纪前的教育事业相比,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不可谓不发达。但是,如今的校园已很难称为学子的乐园,区域的封闭、空间的无序、组合的失调、人群的拥塞、秽品的污染、人文精神的衰退、学术品格的变质、学术个性的受扼、创造力的匮乏、心理的脆弱、道德约束的松驰、校园暴力等等,所有现代文明病都能在校园中找到他们的踪迹。我们不能不正视这一现实:校园生态环境并非皆为良性,校园生态的不良因子正在消耗掉我们的许多奋斗和努力。我们应当认识到,校园生态环境同样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营造满足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的良好生态环境,是21世纪大学的重要任务。 二、生态校园——一个未来的梦想 21世纪的大学校园究竟应该怎么样来建设,有志之士正在进行着有益的探索。1997年,清华大学在我国首次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办学理念。所谓绿色大学,“就是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注:张远增:《绿色大学评价》,《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5期16 页。)。绿色校园是绿色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绿色校园就是采取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手段,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废水排放、垃圾处理等进行综合监测和治理,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并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的校园环境;它比搞好校园卫生(只讲卫生而不讲垃圾如何最终处理)和校园绿化(只讲绿化植树,而不讲合理治理校园中的其它与校园环境有关的问题)有更丰富的内容,需要更复杂的技术手段和更高的理论指导”(注:张远增:《绿色大学评价》,《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第5期16页。)。清华大学是有远见的, 绿色大学的理念是一个很好的创见。笔者以为,绿色校园的概念还可以再拓展,可以增加结构单元,延伸空间维度,建立一个更大的校园生态环境概念。我们并不准备在这篇小文章里探讨大学校园生态环境的全部意义,只打算在精神生态、文化生态的维度伸出小小的触角,以期引起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