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0811 (2000)03-0063-04 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而深化教育改革和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是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措施。为此,高等学校必须健全和完善一整套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既有严格、科学和规范的教学管理,又有利于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积极性、创造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机制,确保学校的教学质量。 一、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和意义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而人才质量的评价方式可分为社会评价自身评价。就社会评价看,更注重于结果性评价,其评价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等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进一步进行教育改革提出了方向。高等教育应积极收集社会反馈信息,不断修订、完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最终目的应是通过对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价,实事求是地找出影响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而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教学质量的高低又取决于教学过程的运作情况,教学质量受到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影响。因此就学校自身评价看,应重视校内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即更多地采用过程评价的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把每一个培养环节规范化,对每一个环节提出质量的目标要求,力求使其质量得到保证。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意义 1.教学质量监控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由各方面因素所决定的,例如师资力量、学生素质、教学设施的水准,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等等,而且这些因素十分活跃,处于不断的运动与变化之中。这些因素自身的条件和活动情况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的合谐程度,都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必须对这些因素实行监控,及时检测,以便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及时调整工作,纠正偏差,协调关系,促进各方面充分发挥潜能,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2.教学质量监控是高校教学管理优化重要手段。 根据管理原理,任何一项管理工作,其过程均由计划、组织、协调、执行、控制(监控)五项基本活动所构成。其中控制的职能在于及时准确地接收处理和利用各种反馈信息。如果某项管理工作在执行中出现了偏离预定目标和要求的情况,监控系统便可及时了解并作出分析,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由此可见,监控是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是优化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教学管理是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建立正常教学秩序,保证人才质量而实施的一系列工作与活动,教学管理同样需要监控这一环节。否则,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就没有得到优化,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就难以保证正常运转,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也难以得到保障。 二、高校教学质量监控要素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学质量监控要素 从学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教学质量监控的要素,大致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大部分。 1.静态要素。是依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即计划的课程设置部分。这是各类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制定一份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且符合教育规律的可执行的教学计划,其过程包括根据目标要求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确定计划的结构形式,确定各课程类别及各教学实践环节的设置比例(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实践环节等),实践类课程(实验、实习、设计)教学大纲等。把握好上述每一个环节是制定好教学计划的保证。 2.动态要素。是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即计划的执行过程。一份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计划能否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人才,其关键在于计划能否得到全面的贯彻执行及得到各方面的积极响应和配合。这一部分要素可变性强,操作难度比较大,是质量监控的重点。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计划制定及开课计划的运作状况,如每门课程的教师配备、教材选用、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状况、实验(实习)状况等。因此,为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 (二)目标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运行主要体现于教学过程(状态)的监督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分析,其一般运作方式为:对新进教师和新开课程的教师进行试讲的检验,以保证教师的基本合格;建立院、系领导及督导、巡视员听课制度,以及时掌握课堂教学情况;建立日常教学工作的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实施教、考分离,以提高考试的信度与效度;实施课程教学质量考核评估制度,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实施对系(部)教学工作的评价奖惩制度,由学校(教务处)对各教学单位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测评价,对教学质量进行宏观控制。这种运作方式,无疑对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从整个教学监控的机制来看,也还存在以下不足: 1.教学过程监控不平衡。目前的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偏重于课堂教学,而对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则较少监控;对理论教学监控较重视,而对实践教学环节则缺乏监控。 2.教学质量评价不尽完善。目前有的高校尚未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导,评估过程中人为成分较重,对教学质量的评价难以达到真正的科学化、客观化,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