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62 (2000)03—0018—03 功利,一般是指对现实利益的追求,对高等教育来说,则指高等教育一味强调对社会的服务功能而排斥对人性的拓展,以牺牲个体的全面发展为代价换取社会某一方面利益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物质利益的获取,其工具性价值片面发展的这样一种倾向。面对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成为21世纪教育主题的今天,高等教育的功利问题日益突出,探讨高等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及其超越成为必要。 一、高等教育过度功利化的倾向 大学面向社会,直接为社会服务是近30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向。在本世纪初,服务社会仅仅是美国州立大学的一个办学特色。50年代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大学在国家科学事业、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于是服务社会成为各国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呈现过度发展的趋势,并逐渐演变成社会发展的一种工具与手段。在我国,这种状况也是由来已久,尤其伴随中国近几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其功利性、工具性的一面越发膨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功利化 由于教育与个人、社会、知识之间的三角关系,价值观上就形成了以个人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和以社会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的对立。近年来,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渐占优势,而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则风光尽失。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高等教育过度强调教育的外在价值,一味注重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如何把人培养成为社会服务的工具,却忽视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根本价值所在,即对人的价值的提升。在我国,“文革”期间,教育完全从属于政治,为无产阶级服务,从而沦为政治的工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建设成为全国工作的重心,于是教育又转向了为经济服务;之后,教育又成为“升学谋职”的手段,于是什么专业效益好,什么职业热门,高等学校就设什么专业,以迎合市场的短期需要,而不求长远利益。有的专业甚至是“挂羊头卖狗肉”,只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行。高等教育成了一帖万能膏药,哪里痛就可往哪里贴。 (二)学科建设上的功利化倾向 与高等教育价值观相适应,在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上,高等学校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向有利于近期市场需要的方向调整和发展,即更多地注重学生对现实社会的适应和对外探求能力的培养。“职业至上”在大学校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应用学科教育与技能培训成为学校与个人关注的焦点,但长线专业受到轻视,人文学科、人文教育极端薄弱,即使在“素质教育”风起云涌之时,人文教育也是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在理工院校就更加严重。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形成人为割裂的状况。 (三)发展观上的功利化倾向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学校也面临同样严峻的形势,如何在竞争中保全自己及获取更大的社会利益,各大高校纷纷出台其发展的策略。发展有“内涵式”和“外延式”两种,我国目前高校最常采用的是“外延式”发展道路,比如经常可以看到类似这样论证教育发展的材料:在校生达到多少万人,相比以前增加了多少;在校研究生占多少比例;校均规模如何;每年培养多少博士等等,都是以数量、规模为发展的标准,对质量与效益则较少提及。在大多数情况下,数量上去了,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素质却在滑坡。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相当严重的功利化现象。 二、高等教育功利化的弊端 从历史上看,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高等教育过度功利化的弊端也是极为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功利化教育导致的是一种“乏力”的教育 功利化教育走的是一种外延式的发展道路,在学校规模上求大,在学生数量上求多,在教学目标上求适应,尤其是“职业至上”的教育价值观,忽视学生个体内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品位日益下降。于是,一些学者发出警告:如果大学一味重视职业教育,忽视和轻视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就“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精神水平的下降,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这一后果已为法、俄等国家证明。由于法、俄等国长期以来把高等教育看作发展专门、实行技术和培养各种专业和职业人才的场所,对实用和效用的追求完全压倒了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因此,虽然在一段时间里曾经处于领先地位,但不久就失去了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大学仅仅掌握某一职业或专业技能,已明显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功利化教育导致教育本质的迷失 “教育要实现的目的是两种,一种是‘有限的目的’,也就是使受教育者具有谋取生存手段的外在目的;更为重要的目的则是‘无限的目的’——‘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的直接需要的发展’之目的,这一目的指向人的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1]。 应该说“无限的目的”才是教育的本质追求所在,“有限的目的”只是实现’无限的目的”的一种手段。20世纪以来,教育目的中的功利化色彩日趋浓厚,一味追求“有限目的”,只教人去追逐、适应、改造外部世界,教人“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教育不再是“使人之为人”的教育,而成了“使人之为物”的教育。教育偏离了其发展的根本意义所在,抛弃了教育之中的“超越时代的不变的价值”即“永恒性”的内容。追求“有限目的”不应以牺牲“无限目的”为代价,人是整个教育的核心和根本,没有人的发展也就没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否则教育为社会服务也是畸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