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 (一)概念初释 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从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史实出发,根据大学适龄人口(18—22岁)的入学率,将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精英阶段,其入学率低于15%;大众化或大众阶段,入学率为15%—50%;普及或普及化阶段,入学率为50%以上。 (二)基本特点 根据马丁·特罗所述,三者区别不仅在于入学率这一数量指标,还表现在高等教育系统其他各方面的质的指标上,在此我们将其定义为三个阶段的特点,并列表如下: 指标高等教 高等教 入学率 课程教学教育机 育观育功能 构特点 精英阶段 少数人 培养统 低 于 高度结 个别指 标准单一的象 的特权 治精英 15% 构化导 牙塔式,规模小 大众化阶 入学资 学分制 系统讲 标准多样化的 段格获得 培养技 15%- 管理下 述为主 "大学城"并 者的特 术精英 50% 的模块 以讨论 与外界联系密 权 化 作补充 切 普及化阶 公民义 提高公 段务 民社会 现代化 适应能 50%以 打破课 的教学 无统一标准和 力为生 上 程局限 手段为 规模不受限制 活做准 主教学 备 集约化 指标 学术标准入学选拔管理形式学生经历 精英阶段统一根据出身学术人员中学后一次 与地位 兼职性直接完成 大众化阶段 多样式 机会均等有民主参中学后可以 观念下的与的专业间接入学、 各尽所能化 接受继续教育 普及化阶段 "价值增 开放入学专家管理终生式的随机 殖"的相 依个人意入学 对标准 愿 (三)对于大众化的深层理解和认识 1.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与精英阶段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这一点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所谓大众化,“并非指人人都享受高等教育,而是强调使更多的民众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可能。”是通过对于高等教育特权的否定来实践“机会均等下的各尽所能。” 其次,英才教育理应保留,这也是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功能之一。从精英向大众、普及转变,并不是意味着一个阶段的形式和模式必然消失或得到转变。大众化阶段不是覆盖或完全否定精英阶段,而是扬弃式的超越与发展。 再次,对于以上特罗所言,笔者以为还有值得商榷之处,众所周知,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因而,大众化阶段与精英阶段下的高等教育系统功能是有区别的,虽然如上所述,大众化阶段依然承担着培养英才的任务,但这一任务或功能已不是此阶段的全部;尤其要强调的是,其地位和意义有了深刻的转变。 综上所述,大众化是培养社会需求的大规模高素质人才;但她不排除英才教育;英才教育在大众化阶段有其与前阶段不同的含义。 2.高等教育大众化要保证规模、结构和质量的三位一体。 首先,要有适度的规模扩张。我们知道,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要适应和推动社会发展,这种适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数量总体上供求平衡,这主要用入学率和每万适龄入学人口中大学生比例来衡量;另一方面或说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系统所培养的人才是否人尽其才。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对人才需求的层次、数量、规格是不同的,这是由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等决定的,因此,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以此为参照物统筹规划自己的各种结构,包括高等教育机构的层次结构,每所机构内部的专业结构等等。没有结构规划的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是盲目无序的。 其次,上述的结构性规模扩张必须以质量作为保障。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数量的扩张不能以质量为代价;二是质量的标准要与结构的层次性、多样性相适应,要多元化,这是实现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转变的关键。因为标准的单一就必然否定多样化,没有多样化和丰富性为前提何以大众化? 3.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首先,从社会宏观背景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适应社会进步主动寻求供需平衡的过程。教育培养人才的过程的长期性、精英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使作为供给者的高等教育系统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科技进步推动下的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对大规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要解决这一矛盾不能逆社会进步而行,被动、消极地压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应当由高等教育系统主动地扩大供给,此举非高等教育大众化莫属!这一点显而易见,在此需强调的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着眼于社会发展、社会需求而兼顾个体需求。社会需求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客观存在的;而个体需求则是前者在个体身上的折射,具有极大的主观色彩。因此,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划不要为表面的个体过旺需求所迷惑,要以全局、长远的眼光来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对大众化作出理性的认识和规划,避免人才浪费。 其次,从整个教育系统看,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有利于整个教育系统的健康发展,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动力之一。中小学素质教育从理论上已相当完善,然而实践上却收效甚微,直接原因是高考,而根本或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精英高等教育无法满足广大中学生的入学需求,从而使高考有了存在的合理性。可以说,大众化一天不实现,中小学应试教育则一天不会彻底消失。 再次,从高等教育自身来看,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的量变到质变的动态过程。因此,系统内部各部分发展不是均衡的,而是由于阶段性质变和部分质变呈现出不均衡性。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避免在判断、衡量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搞一刀切;在推进大众化时就会主动寻找各自的突破点找到实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