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00)05—0073—05 “人文”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从现代意义上讲,“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内容,实现这一目标有赖于人文素质教育。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文化素质教育很重要,应当好好抓,理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人文方面的知识”,“对干部、群众和学生必须认真进行中国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和政治知识的教育,没有这些知识武装,人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难以确立起来的”。[1]因此,在当前进一步深化高校体制改革的时候, 应该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特别是各类理工院校,更要从跨世纪的高度来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努力促进理工科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真正培养出能为我国的科学进步、经济腾飞、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作出应有贡献的跨世纪的合格人才。 一、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反思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的高等教育推行的是专业教育,过分重视大学生的业务素质教育而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的现象在理工科院校尤为突出。一些理工科学生书本知识多而社会生活常识少;业务知识学得多而为人处事的道理懂得少;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但形象思维较差。有的学生工程设计能力较强,但文字表达能力欠缺,以至写不好一份条理清楚的实验报告、一篇完整的科研论文。这种学理工的不懂文、不懂艺术的状况,严重地制约着人才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在办学体制上机械地照搬苏联模式,教育观念上片面强调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将文、理、工科等人为地分隔开来,各自封闭、自成体系。[2]这种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培养出来的大学生, 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有以下几点: 1.文化素养较贫乏 当前高等学校的学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尤其是理工类学生,除了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之外,很少接触有关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和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不少大学生对人类的文化遗产知之较少,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特别是缺乏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艺术和情操品格的熏陶,致使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有所下降。许多理工科大学生毕业后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质量等方面,可以说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例如,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在审阅一篇青年数学工作者的论文后,不无感慨地说:“我给他改病句和错别字的时间比看全文所花的时间还多。”著名生物学家谈家帧前些时间曾严肃地指出:我国目前所培养的博士生,是“博士不博”。 2.社会适应能力较低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实践中,缺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机制,加之社会生活环境中存在着不良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因而导致一些大学生人格的非理性化、价值观念的庸俗化。培根有一句名言,即“历史能使人聪慧,诗歌能使人灵秀,数学能使人精细,自然科学能使人深沉,伦理学能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能使人善辩。”而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理工类大学生,整天埋头于科技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有些学生性格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遇事容易走极端,有些学生甚至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等等。 3.人文价值较模糊,法制意识淡薄 当前不少大学生埋头于科技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注意伦理道德修养和文化礼仪修养,在诚实、守信、认真、勤奋、谦虚、整洁等基础文明方面表现欠佳。几十年来,社会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持这种观念的人认为:科学技术是真才实学,而人文社会科学是“空头理论”。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误导,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因而法律意识淡薄,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不断发生。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教育,校园内的崇洋意识、考虑作弊等现象也屡见不鲜。 二、国内外理工科大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 1.国外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当前世界上出现了这样的趋势,即现代科学在继续向纵深分化的同时,又朝着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因而,形成一系列新生的学科。特别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和融合的一些新学科,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要求高等教育向文理渗透、文理结合等综合方面进行改革。 美国的理工科大学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课程设置都体现了其对人文素质的重视。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MIT最负盛名的工程学院在其目标中指出,“对于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工程类的职业负着前所未有的令人兴奋和紧急的挑战和机遇”,为此,学院课程设置的重点之一就在于“发展个人的自信和思维的多面性,以为将来知识和职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学校为本科学生主动性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很多学生取得了本学位之外的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的学位。[3]学院从1970年开始,与自然科学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合作,为一年级学生开设了综合课程(concourse),为学生在MIT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Concourse的目标是为新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背景,它强调不同学科的融合,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Concourse由两项必修的核心课程(Corecurricula)组成,一项是自然科学, 一项是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知识是自然科学知识的补充。修完两项课程才达到MIT对于学生的要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