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国家教育部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前后,接连两次大规模追加高等教育招生指标,这是新中国教育事业招生史上前所未有的举措。1999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就召开的省部长经济工作座谈会上,又把大力发展教育产业正式列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五大对策之一。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的政策调整,由“适度发展”进入“大力发展”的快车道。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机遇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对此,应有一个清醒而深刻的认识,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占得先机,赢得主动。 一、实现两大战略与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迫切要求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方针,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更高更新的紧迫要求。两大战略、两大根本性转变的全面实施和推进急需大量高级专门人才,一方面,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为发展高等教育提供了机遇、创造了条件。据经济部门统计,仅1990~2000年城乡共需就业劳动力2.76亿人,年均2700万。在这些就业的城镇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仅占5%, 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占20%,这显然不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高层次人才的供求矛盾十分尖锐,唯一的办法是要设法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以缓和这一矛盾,让更多的青年能在就业前后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或成人高等教育,以便他们能更好地上岗工作。近年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只是一种虚假现象和暂时现象。我国并不是大学生多了,而是少了,关键是有些毕业生留恋大中城市、大单位,不愿到小城镇、农村和中小企业工作。这种状况今后将有所改变。其实,人才过剩从某种意义上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有过剩才能有竞争,有竞争才有市场,只有形成就业市场,才能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真正拥有择业权、用人权。只有把竞争意识引入人才市场,在就业市场上打破有了毕业文凭就无失业之虑的传统观念,才能改变我国长期存在的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的状况,才能激励人们发挥自身潜力开辟新的生产领域,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且,一定程度的“人才过剩”还能改变一些毕业生自视过高的想法,使大部分高层次人才自愿流动到更需要他们的基层岗位上去。 二、国民经济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带来的挑战 中国国民经济信息化面临的问题是:信息产业基础薄弱,集成电路产品多属低档产品;信息服务业严重滞后于信息技术产业和通讯业,导致设备利用率低或设备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水平、质量低,开发软件产品的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少;传统产业信息化步伐相对落后; 中小型企业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管理和控制生产过程仅占15~20%;企业要求信息服务的意识相对不足;仅10%的企业从市场得到满意的服务等等。专家认为,在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中,纵向的控制系统将减弱,中间管理将减少,个体活动将扩大,对第一线专家的需求必然增加。个体必须具备在不断变化的信息海洋里独立摄取分析和利用自己需要的信息,即能力和技能,只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即使是良好的高中教育,也是难以胜任的。 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一个特点是:农业产值只占5%左右, 制造业20~30%;而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大,一般60~70%。金融、交通、电讯、旅游、信息服务、教育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意味着具备高等教育学历的“白领阶层”的增加。欧洲大学校长在1995年联合发表的报告里还提出,为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大学生都应打好科学与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学与社会科学三个“文化基础”,窄而深的专门化,应由博士生完成。 中国有2000多万个乡镇企业,几十万个国营企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中有上百万个科室。设想一下,在规划与启动国民经济信息阶段,每个企业、科室至少应有一名具备程度不同的三种“文化基础”的技能熟悉的通才。具体数字当然需要另行研究,但因而可以肯定的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如果没有相应的人才规划,或用欧洲企业家们的话说,相应的“知识投资”规划为支撑、为主干、为先导,必然困难重重,事倍功半,甚或带来灾难性后果。 尽管我们已经培养出2000多万大学毕业生,他们仍在发挥重要作用。应当看到的是:50~60年代大学毕业生均年届退休,“文革”中一代因时代原因不少先无不足。更重要的是,任何学问家或专才,唯有不断学习和更新,才能跟上并跻身于快速到来的信息社会。拿过博士学位,有了大学教授的职称,由于放不下架子重新学习计算机技能,被排斥于网络社会之外,无论在中国或外国,都不乏其人。国民经济信息化预示着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次跨越式的历史性飞跃,培养足够数量的、理解并具备参与这场飞跃的相应知识的技能的一代新人,是其最终实现的必要条件之一。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进入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阶段,调整产业结构已成为保持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人力资源结构进行调整,但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结构还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例如,我国人均GDP已达到800美元以上,开始从低收入水平向中下等收入水平发展。但教育水平还没有进入这个转变期,据有关资料测算,25岁以上人口中受大学教育的人的比重,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仅为2%,低于中下等收入国家8.8%的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2.7 %的水平,甚至低于印度1981年2.5%的水平。这种状况必然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将会制约高新技术的推广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产业结构需要的时间相对较短,有时引进一些关键技术或关键设备,就会使生产的技术水平跨越几个发展阶段。而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则相对较慢,从一个识字的人到一人真正掌握技术的人,没有10年是做不到的,这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因此,为了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人力结构调整必须适当先行,高等教育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