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 40-011 文献标识码:A 一、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历来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也是高等教育的归宿。古今中外的教育发展史表明,教育的成功在于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并做出贡献。因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要确立在能够适应时代要求这一基点上,不断调整其体系。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取决于知识和技术创新。农业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10%;工业经济时代后期达到40%;而知识经济时代将达到80%以上。江泽民曾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从现实来看,发达国家科技创新和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了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被视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资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手段。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创造、传播和应用之上的经济。所以,知识创新的速度和水平就成为知识经济增长的先导和基础。江泽民曾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又指出:“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江泽民的一系列讲话指明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强弱,最终取决于国家占有创新人才的多寡。为此,我国《高等教育法》已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蕴藏在受教育者身上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充分开发和释放出来,培育一大批创造型人才,这既是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根本依据。 二、创新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 “行”的基础是“知”。概念不清楚,目标的设定、培养的过程都无从考虑。因而,有必要对“高素质创新人才”这一培养目标中有关的概念进行探讨。 “创新”一词作为知识经济新时代的特征体现,在《辞海》中尚无准确定义。国外创新经济学家对“创新”的涵义有一个界定:创新首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因而,创新不是“创造新东西”的简单缩写,也不同于一般的发现和发明。因为创新不是事物本质的认知过程,而是一种基于对事物本质的认知,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并一定要为经济和社会带来利益的活动。创新的过程是创造或执行一种新方案,目的是达到更高的经济或社会效果。早在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时就指出:发现是知识的新的增加;发明可以取得专利,但不一定能为经济和社会带来利益。所以,从知识经济角度来看,发现和发明活动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而创新则表现为知识创新。以经济和社会利益为目标的创新才是目前世界各国理论界和政府政策制定者主要关注的对象,因而也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依据。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创新能力就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素质。“素质”的社会学含义,是指人后天造就的多种能力的总和与统一,是指一个人通过教育、实践、内化而形成的综合品质或主体性品质。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应具有以下主体性品质:热爱祖国、崇尚科学,道德高尚、忠诚守信,敬业好学、锐意进取,百折不挠、勇于拼搏,是一个自强、自信、自重、自省的人。这些主体性品质作为非智力因素,对一个创新人才的成功却起着主导性、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创造性体现在人才身上,表现为人的一种特质和与众不同之处。创造性是相对于适应性而言的,适应性强调的是客观,主观要服从客观存在的现实,其带来的效应是稳定和保存现状;而创造性强调的是主观,以主观性突破客观现实的局限性,其带来的效应是发展。创新人才的特质体现为几种关键能力,如方法能力、创造能力、社会能力等。方法能力具体表现为: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创造能力具体表现为:独立选择能力,敏捷观察、活跃思考、丰富想象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社会能力具体表现为:社会交际能力,应变适应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等。 创新人才培养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发展个性。因为创新人才的重要特质是与众不同的个性。个性以及见之于行为的独立性,如独立思考、独特的兴趣爱好、独立的人格等,有利于取得创造性成果,是人的创造性的基础。许多学者认为,由独立性到创造性是人才培养的普遍规律。遵循这一培养规律的条件是,教育必须允许和鼓励个性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营造一种鼓励冒尖并容忍错误的宽松环境,适应创造的自由、平等、正义的氛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选择中增强真善美的内化,在追求真理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以培养目标为依据改革高校教学方式 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校的历史使命,也是高校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而,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 1.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 要把“以课本、教师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转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制度缺陷,导致教学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基本上是顺应于模仿性学习,服从性教育。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教学方式及应试教育、狭窄的专业教育等,把学生捆在课本上,围着教师转。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活动中,教育方针的贯彻,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这是没有争议的。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就既要引导,更要服务。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创造环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对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其创新能力提出了六大解放:“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镜,教大家看事实。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大家想得通。解放双手,剪去指甲,撕掉无形的手套,使大家可以执行头脑的命令,动手向前开辟。解放嘴,使大家可以享受议论自由,摆龙门阵,谈天、谈心,谈出真理来。解放空间,把人民与小孩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解放时间,把人民与小孩从劳碌中解放出来,使大家有点空闲,想想问题,谈谈国事,看看书,干点与老百姓有益的事,还要有空玩玩,才算是有点做人的味道。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如此入微的观察与切入实际的思考,非基于“学生为中心”是不可能的。陶行知先生自身的体验如他自己所说:“西南联大教会了我严谨,而西方却教会了我创新”。这两点十分重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注重个性的解放和个性的发展,而要解放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把“以课本和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