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00)04-0099-07 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这对于进一步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振兴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在社会各界中,对于教育能否成为产业、教育产业的特点以及如何发展教育产业等问题,还存在一些不同认识或疑虑。因此,有必要通过深入研讨,取得共识。基于作为教育的产业一般主要指高等教育,同时为了尽可能使讨论具有确定性,以下仅在高等教育的范围内,就两个有关问题谈点看法。 一、高等教育成为产业的理论依据 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早已成为重要的产业,我国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也已提出发展教育产业的问题,但关于教育的产业性质的理论阐述却显得相当不足。我认为,高等教育之所以成为产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论述了教育的生产性 按照马克思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教师的劳动是服务于劳动力的再生产,因而具有生产性。“有一些服务是训练、保持劳动能力,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例如学校教师的服务(只要他是‘产业上必要的’或有用的)……这些服务应加入劳动能力的生产费用或再生产费用。”[1] 我们还可以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概念的扩大的观点来进一步揭示教育的生产性。马克思曾经指出:在生产社会化条件下,“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总体工人的各个成员较直接地或者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因此,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2]这里提出的“总体工人”的范畴, 使生产劳动概念的外延大大拓展了,不仅企业里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而且整个社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信息咨询、经济管理、文化教育等的人员,都被包含在总体工人之中,他们的劳动,作为结合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据此,教师的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教育具有生产性。 2.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教育投资是收益率极高的生产性投资 以美国学者舒尔茨(T·W·Suhultz)为先导,于20 世纪中叶以后逐步形成的人力资本理论,十分重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巨大的决定作用,强调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的投资。舒尔茨指出:“改善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3]而增进知识,提高人口质量,又有赖于教育。因此,他很注重教育投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指出:“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是远远超过被看作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资本的。”他还根据其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计算高等教育经费的收益率的公式: (高等教育毕业生的收入)-(中等教育毕业生的收入) ───────────────────────── 高等教育经费 日本参照舒尔茨的方法,计算过1930~1995年间教育投资的收益,结果是:在日本国民收入的总增长中,约有25%是由于增加教育资本而取得的。另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增加教育投资,从而每使“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这是指头三年的教育,即受三年教育与不受三年教育相比,能使GDP提高27%。 尔后增加的学年收益衰减为每年使GDP增加4%,或者说,其后三年的教育总共可使GDP 提高12%”。[4] 3.三次产业分类理论将教育划归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分类法和第三次产业的概念,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由西方经济学者提出并逐渐流行的。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B· Fisher)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在前人提出第一次、第二次产业的基础上,提出“第三次产业”这一术语。他的基本观点是:三次产业的划分与人类需要的紧迫程度有关。第一次产业为人类提供满足基本需要的食品;第二次产业满足其他进一步的需要;第三次产业满足人类物质需要以外的更高级的需要,如生活中的便利、娱乐等各种精神上的需要。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G·clark )在《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三版)中,把产业结构划分为三大部门。他把第一部门(以农业为主)、第二部门(以制造业为主)以外的其他经济活动归为第三门类,并改称为“服务产业”。他认为这一门类(即第三产业)主要由服务活动组成。此后,三次产业分类法和第三次产业的概念被世界各国广泛运用。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教育归属于第三次产业。西方国家在国民经济分类统计中,也早已将教育的产值作为第三次产业的产值的一个构成部分,直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