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经历了几次变化。在1992、1993年快速发展之后,90年代中期实行适度发展的方针;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稳步发展高等教育”;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接着在全国范围内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使高等教育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局面。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如何按照积极发展的方针,实现高等教育的持续、协调发展,这是一个需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和实践探讨的重大问题。 一、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符合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同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及其不同阶段的教育供求关系相联系的。处于农业社会以及工业化初期的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一般比较缓慢,会长期处于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后,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会逐步加快。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增长近3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提高到7%。这一时期, 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对高等教育的支撑能力有限,特别是还肩负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艰巨任务,能有这样的高教发展规模和速度,是很不容易的。 我国高等教育原有的基础薄弱,“文革”中又被耽误了整整10年,80年代以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某种补偿性质。所以,尽管这一时期的发展速度较快,但并没有改变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的局面。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按新口径计算为9.2 %(老口径为7.1%),远低于1995年世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6.2 %的平均水平。这个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几年来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50%之间)的讨论,正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反映。 从国际经验来看,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 )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国家工业化基本实现;(2)居民收入从温饱进入小康并发展到宽裕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提高;(3 )教育普及程度提高,社会教育需求向高等教育转移等等。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呈现出这些特征。1998年我国人均GDP750美元,2000年前后超过1000美元,2010年预计将达到1800—2000美元,全国基本实现工业化。随着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的变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迅速增加,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和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将大大增加西部地区和农村吸纳人才的能力;人民生活由小康进入宽裕,教育消费和支付能力明显提高;尤其是随着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和发达地区的农村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今后10年将相继出现高中阶段(15—17岁)和高等教育阶段(18—22岁)的适龄人口高峰期,教育需求重心高移将推动高教的加快发展。这些特征表明,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的过程之中。因此,适当地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已经具备了现实条件。 二、积极发展高等教育,要从现实的供求关系出发 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有利于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有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准备和储备人才;有利于缓解高考升学竞争,为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创造宽松的环境;有利于推迟就业,缓解就业矛盾;有利于启动教育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总的说,1999年高校扩招的社会反响是积极的,带动了教育观念和体制机制的变革和更新。但是,1999年高等学校招生比上年增长47%,是建国以来除1958年之外招生数和增长率最快的一年,属于超常规发展。促成这种发展格局的既有长期起作用的因素,也有特殊的因素。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应该保持怎样的水平?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首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构成了拉动高教发展的巨大动力;而原有的高教发展机制和模式,限制了高教的供给能力。国内外许多有市场头脑的人士正是基于这一点,看好并涉足中国高等教育的生源市场,形成了对高教发展的拉力和压力。我们应该如何抉择?存在两种不同的判断:一种认为高等教育应该放开发展,以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强调以“需求拉动”为原则;另一种认为应依据供给能力确定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强调要考虑“供给约束”。这里的关键是,如何正确地判断现实的供求关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的教育需求不被重视,还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例如,计划用工制度使高等教育以满足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人才需求为目的,把广泛的社会需求排除在视野之外;长期沿袭的“包培养、包就业”的准干部教育分配制度,刺激社会盲目追求高学历,从而导致高教需求膨胀;比较单一的公办教育制度,限制了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制约了教育的供给能力。因此,我们今天考虑供求关系,首先,要突破计划经济的思维框架,在需求方面不仅考虑到国家的需求,还要关注日益增长着的社会需求;在供给方面不仅要考虑到国家财政的投入,也要把社会投入纳入总供给的视野。其次,还应该认识到,所谓社会需求,是指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因为只有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才能构成社会现实供给能力的基础。因此,把握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也就找到了现实供求关系的结合点。 国家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主要是指国家财政对高教经费的支付能力。今后,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仍然是支撑高教发展的主要经费来源,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目前在政府教育经费中,高教经费所占比例偏高,大约在22%—24%左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发展报告》统计,1995年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 高教经费占政府公共教育经费比例超过20%的国家只有37个,且大多数为发达国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又有超大规模的普及教育任务,高教经费比重过高,势必会影响普及教育,这样,今后的趋势将是,政府对高教的投入总量会随着公共教育总经费的提高而不断增加,但由于普九是重中之重,政府对高教的经费支出占高教成本的比重将会下降,社会对高教的投入将成为影响高教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