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时代对教学提出变革要求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已开始被人类所认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把人类社会引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就如同物质和能量两种资源被开发和利用一样。如何将信息作为一种资源而加以利用(即“信息技术”),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飞跃密切相关的决定性因素。21世纪之所以对我们有极不平常的、至关重要的意义,就是因为在21世纪人类社会将要面临又一次巨大的飞跃,而这样的飞跃在迄今为止200 多万年的人类发展史上只发生过两次(第一次发生在一万多年前跃入农业社会,第二次发生在18世纪跃入工业社会),现在将面临的是第三次跃入信息社会。历史上人类社会每一次变革都会带来教学的变革。当人类进入以种植为主的农业社会,人类的教学活动也相应的由原始个别教学进入有组织的个别教学(学校的出现)。当人类由农业社会跃进到工业社会,人类的教学活动也由有组织的个别教学进入有组织的规模化的标准化的集体教学(班组授课制的出现)。现在人类正由工业社会跃进到信息社会,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如何变革现在还不明显。虽然我们表面上看到的只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而每一次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却反映着教学思想的深刻变革。同时也反映不同时代对教学所培养的人才要求发生了变化,就如同在农业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知识的积累,工业时代是要求人才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时代则是要求人才具有创造能力。教学必须与时代一同进步,信息时代对教学提出变革的要求。 信息虽然早已存在,但只有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才会如此强烈地冲击人类社会的进程。信息技术(即如何把信息作为一种资源而加以利用的技术)由于能导致第三代生产工具(智能工具、计算机)的诞生,使生产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导致人类社会的新飞跃。可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因,是人类社会跃进的杠杆,是推进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革命因素。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显然,这决不能仅仅看作是一般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问题。既然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将导致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那么,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也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对整个教育提出了变革的要求,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必将促成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的诞生。任何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仅仅看作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看法都是极端肤浅的、近视的。传统教育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对传统教育进行改良也无助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甚至有更糟糕的情况出现,即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强加于传统教学模式之中,显然,信息时代需要新的与之配套的教学模式,这也就是为什么信息技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仍无法在教学领域大面积推广的原因。对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研究不能只停留在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方面,而应从更深层次的教学模式开始。 二、用系统论的观点研究教学模式 大家知道,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见图一)
图一 既然是一个教学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考虑,几个要素就不是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所谓教学模式正是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多年来,我国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工作做了很多,但是普遍反映整个教改并没有大的突破,原因在哪儿呢?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在于,这些教改只注重了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教学模式的改革。比如说改革开放以来编了很多新的教材,这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各个学校增添了很多设备,象语言实验室、闭路电视系统还有其它的教学设施,这是教学手段的改革;方法的改革就更多了,改革开放20年来就提出了上千种,其中有的还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象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法;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等)。这些改革对推动整个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这类改革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改革,这就是教学模式的改革。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所以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比较深层次的改革,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则不一定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这类根本性的问题。所以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要重要得多,当然也困难得多。 以多年来统治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例,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不管是文科、理科,是数理化还是语文、历史、地理,只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中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就必定具有这种稳定的结构形式。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它是解放初期从苏联传来的。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