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055X (2000)01—0146—07 一、调查研究工作的目的与考察方法 本次调查是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委托,针对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在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开展的一次全面性的调查研究。 调研采取问卷与座谈相结合的形式。调研小组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调研提纲,制成了三份问卷调查表,即研究生管理干部问卷调查表、研究生导师问卷调查表和研究生问卷调查表。三份问卷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重复性,主要是想从不同角度更全面地了解研究生培养情况。在华南地区共发出1616份研究生导师问卷、591份研究生管理干部问卷、 1910份研究生问卷,回收了1131份有效研究生导师问卷、353 份有效研究生管理干部问卷、1605份有效研究生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达70%、60%、84%。 采用座谈会的形式主要是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调研小组在广东省共举行了16场座谈会,在广西南宁和桂林两个地区各举行了2 场座谈会。座谈会上要求与会人员不拘泥于调查提纲,而要求导师和研究生管理干部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生教学、培养与管理的实践,谈谈自己培养和管理研究生的方法、体会与经验。 二、华南地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情况 1999年3月,华南地区三省(区)共有17个博士授权单位,35 个硕士授权单位。博士点126个,硕士点556个。在校研究生8809人。 (一)生源状况 生源质量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对近三年来研究生的生源状况,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研究生导师和管理干部都表示较乐观。在生源数量上,有61%的导师和85%的管理人员认为博士生生源“充足”和“基本满足”,有57.7%的导师和61.7%的管理人员认为硕士生生源“充足”和“基本满足”。而认为“十分充足”的只有21.54%的导师和18.47%的管理人员。在分析影响生源的主要因素时,91 %的导师和管理人员都把原因归结为“在学待遇太差”,社会反差太大,使优秀人才不能安心求学。在生源质量上,54.62%的导师和61.76%的管理人员认为“较好”,而认为有优秀生源的导师只占10.76%。对研究生来说, 他们报考研究生的直接出发点是“谋求一份好的职业”(82.44%), 为“攀登科学高峰”的仅占8.4%。这说明, 不少人报考经济发达地区的研究生是为了“换一个地方”。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如广西,研究生生源却只能达到“基本满足”,甚至“不足”。因此,扩大研究生生源方面,一方面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扩大招生宣传,提高导师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加强学科建设,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改善研究生在学待遇,同时还可扩大“免试攻博”、“硕博连读”和试行“学士—硕士—博士”连贯培养,以提高生源质量。 (二)导师队伍 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必然离不开一支高质量的导师队伍。在调查问卷中,58.82%的管理人员认为导师对研究生业务指导“十分关键”, 58.1%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在指导论文工作时作用“很大”,97.6%的管理人员和81.7%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对研究生在思想道德、学风方面的影响也“十分关键”和“很大”,这充分说明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研究生导师自身及研究生对导师的评价上,有50.38%的研究生认为导师知识面“较宽”,40.08%认为“一般”,9.54%的认为“偏窄”。研究生感到导师的优势在于“理论水平”(41.38%)、“综合能力”(26.82%)、“启发引导(18.01%)”较好,而仅有8.43%的研究生认为自己导师的优势在于“创造能力突出”。研究生要求导师加强“外语、计算机”方面的知识(30%)和“国际交往”的能力。虽然这只是研究生对导师的一种看法,但是也反映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在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层次人才的今天,没有一大批具有创新性素质的导师是难以设想的。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向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下放了导师审批权,这将对改变研究生导师作为一个固定的“荣誉称号”而不作为一个岗位的状况有很大的意义,也对加快中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调查中,69.23%的导师和79.41%的研究生管理干部认为导师审批权的下放是“利大于弊”,这说明经过几年的实践,人们已经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大多数人认为,对博士生导师的遴选必须稳妥,要以学术水平、思想道德、治学作风等多维指标来作为遴选条件,对博士生导师资格审核应以“校外同行专家为主”(72.87%的研究生导师和85.29%的研究生管理干部), 这样才可保持被遴选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并且公正。对硕士生导师的遴选,不少人认为改革的力度可更大一些,特别是在我国研究生导师断层现象十分严重的情况下,要加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研究生培养单位可让一些受过完整科研训练且又有科研课题的博士生,在老教授的带领下,尽早参与到研究生培养中来,不一定非要受一些职称的限制,真正使“研究生导师是一个岗位”落到实处。 (三)培养过程 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涉及培养过程的问题主要有四项。 1.学制 在调查问卷中,44.62%的导师和61.78%的管理人员赞成硕士生学制为3年,40.77%的导师和26.47%的管理人员认为安排2 ~3年较适宜,这说明硕士生学制应至少保持在2.5年。 对于博士生的学制,35.38%的导师和50%的管理人员认为最好3年,36.15 %的导师和26.47%的管理人员认为3~4年较适宜,18.46%的导师和17.65 %的管理人员认为可不加限制,实行弹性学制。与硕士生学制相比,赞同对博士生实行弹性学制的人较多,这主要是因为对博士生培养规格较高,要求博士生出创新性成果,没有时间保证是难于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