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95 (2000)02—0083—(05) 开展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有效合作,是建立科技、经济密切结合新体制和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的有效措施,也是当今经济发达国家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成熟经验。我国从1992年由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组织实施了产学研工程以来,科技与经济结合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这得益于国家计划的有力引导和鼓励,如国家计委的科技攻关计划和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国家经贸委的产学研项目、新产品试制计划和技术改造计划;国家科委的火炬计划、攻关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等,还得益于国家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使得产学研合作在全国呈现出全新的格局,由开始时的宣传造势走向踏实的合作,由突击式的合作走向经常性的合作、由碰撞式的合作走向网络式合作,在合作的模式上由单项合作,如: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作开发、委托开发等发展到多种模式的合作,如共建研究开发机构、共建科工贸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共建学院等全方位合作。为寻求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规律,从合作的契约关系上,我们将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归纳为技术转让、联合开发(委托开发)、共建实体等三种模式,并对其模式及相关问题加以研究。 一、技术转让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技术转让是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形式,它是合作各方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等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权、非专利技术转让等签订的技术合同,并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和互利有偿的原则,使合作各方的责、权、利能得到保障和约束,合作各方在合作中以合同为依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1.特点。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技术转让,多伴有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教学、科研长期合作关系,企业作为高校的教学实习基地,而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企业的人才培训基地,从而产生相互了解和依赖。高校、科研院所将自己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药品等专利技术成果或非专利技术成果,以技术转让的形式,与企业签订技术合同。到80年代末后,技术转让多借助媒体或中介单位及其中介个人、大学和科研院所某些技术优势特色或说是知名度,多成为技术成果转让的前提和成交的重要因素。伴随着市场经济和技术市场的日臻完善,技术成果的转让更注重其成熟度、技术开发风险及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的预测。故技术转让合同除提倡“自愿平等、互利互惠、有偿和诚实信用、风险共担”的原则外,更需合同本身要详细、周密和用词确切。 2.影响因素。(1)选项。项目的选择关系到合作的顺利与否。 首先要预测市场竞争对产品的选择,实现产业化的经济技术指标,占领市场销售份额的大小;被转让成果的技术成熟度,技术开发风险等。 (2)周密签约。周密完备的技术转让合同是产学研合作成功的关键,可视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实行分阶段签订合同,也可签订补充协议以适应履行合同条件的动态变化,确保合同的履行。(3)利益分配。1)利益分配的方式。利益分配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技术转让费中的入门费+提成;有技术转让费一次性支付或技术转让费一次性确定数额,分期支付等。前种技术转让方式,转让方可在今后产品开发的效益中继续随开发获益而受益,即按合同比例继续提成技术转让费。后种一次性支付转让费者,技术转让方一次性受益与产品开发的效益的好或不好无关。而技术转让费一次性确定数额,分期支付与合同的履行密切相关。如一项新药开发的技术转让费一次性确定数额为200万,分签订合同后、 临床前、申请临床批号后、中试后、获新药证书后等五次支付,哪一个环节出问题,要按合同约定的条款追查违约方的责任,若问题出在技术转让方,其利益分配非但拿不到合同的一次性确定的数额,甚至尚要退回已拨款或加倍赔偿损失,当然,若五个环节都通过了,可拿到一次性确定的数额,但却拿不到新药上市后的效益部分。2)提成的方式。 前种入门费+提成,其中的提成要具体到是从产值、利润、销售额中的哪一种提成。从产值中提的情况不多,多因产值不能确切反映经济效益;从利润中提成,在理论上符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但在具体操作上,利润的核算容易产生争议,很难形成共识,故此种方式也不多;从企业销售额提成是目前普遍接受的方式,销售额大小与所开发产品的技术创新、技术水平、技术可靠性等密切相关,同时销售额表明了产品市场竞争中的生命力,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考核企业的重要经济指标,且具可操作性,因而此种提成方式是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具有现实性和科学性,也是几年来一直被普遍适用的提成方式。3)提成比例。 技术转让费提成的比例和提成的期限,是调节合作各方利益分配的重要杠杆,根据我国目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社会负担状况,按销售额提成比例大致在1%~5%的比例较合理,若提成比例较高,则提成期则短,反之,则长;只有提成比例,没有提成期限的规定;有提成比例,又保留提成基数等。 二、合作开发 合作开发(包括委托开发)是我国目前产学研合作的最主要形式,这有两方面原因:(1)是由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是企业对于技术需求层次的提高,承担技术开发风险的能力增强。(2 )是成熟的技术存量不足,特别是工程化的成熟技术存量不足。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学科日益高度分化,任何一个单位都不可能在任一领域处于全面领先的优势地位,许多技术项目需要通过合作开发(委托开发)、优势互补的方式攻克技术难关,实现高技术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