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46(2000)03—0070—03 当前,高等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产业这一观点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高等学校是“人才资源”和“科技成果”的“开发部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已明显地被纳入经济范畴,成为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从高等教育所具有的产业功能角度出发,讲究投入产出的效益比、讲究资源的优化配置、讲究竞争与淘汰的风险等是不言而喻的。世纪之交,科教兴国,高等教育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中“大显身手”,必须十分注重其所具有的产业功能。作为对学校发展负有主要责任的高校校长,如何在实现教育的产业功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呢?笔者认为,高校校长应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全球眼光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对校长要有全球眼光提出的明确要求。今天,由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经济变得越来越全球化。一方面国界的概念日趋淡化;而另一方面国家间的竞争又在各个方面加剧。这一切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战。一名有全球眼光的校长,至少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要重视和利用各种现代化的通讯技术来获取各种有关的信息,把高校的教学融入世界教育、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大潮流中。高校的办学模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都要与国际接轨。要把教师派出去学习、进修,或进行合作科研,同时还要把国际上著名的专家、学者请进来讲学、研讨。在加强国际合作中,跨国联合办学是一种重要的思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既可以和国外高校“合资办学”,也可以与国外高质量的大学或专业、学科搞联合培养,其基地可以在国外,也可以在国内。 2.积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的竞争 我国高等教育在吸取国外高等教育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还要下功夫把学校的优秀人才和科研成果推向世界。不少高校在这方面是有实力的,决不应妄自菲薄。有条件的高校,要有进一步开拓教育国际市场的魄力和措施,通过扩大招收海外留学生,发展教育创汇产业。我国的高水平高校要有信心和勇气参与由国际上各种权威组织举行的国际性大学评价与排名活动。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向世界宣传和介绍我国的著名高校,以期在竞争中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乃至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世界的进一步认可。 二、超前意识 高等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服务产业,其面临的任务是十分复杂和繁重的。人才培养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和周期性,其效益是滞后的,但高等教育要在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校长治校办学的意识就必须超前。校长要有教育产业战略家的眼光,高瞻远瞩,胸有宏韬,这也是教育要“面向未来”提出的要求。有超前意识的校长,必须做好两项工作。 1.制定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基本矛盾是社会经济发展和老百姓对教育的强烈需求与我国现有的教育供给严重不足(包括规模、质量)的矛盾,以及教育的发展对资源的巨大需求与国家因经济实力有限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的矛盾。高校校长要充分认识到目前教育所拥有的卖方市场,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把握当前的机遇。然而要真正使高校健康发展,改变目前高校存在的经费、设备、师资等大投入、小产出的低效益现象是关键。因此,高校校长要根据市场的发展与变化,从提高效益的角度来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在新一轮的改革与发展中占居有利地位,保持活力和生机。 2.把咨询工作当作战略服务产业来抓 高校拥有大批懂外语的专业人才,他们对本学科、本专业的新动向和发展趋势特别敏感,加之高校国际交往的增加和频繁,以及高校拥有的较先进的设备和较齐全的图书资料,因此高校信息的流量和流速都较其他系统大得多。高校的咨询工作应成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为此,高校校长要变高校被动地等企业上门的咨询工作为主动向外出击,为政府提供各种战略预测和其他信息服务,为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出谋划策的咨询工作,这样,高校才能在得到社会认可并建立良好信誉的基础上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三、经营思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应成为培养特殊“产品”的实体。校长作为产业家要考虑流通、搞活流通,要破除校长不与“商”沾边、不理财的旧观念,树立经营思想。可以认为,经营已成为当今高校与社会联系的一种纽带,经营思想应成为现代高校校长应具有的重要的教育思想。为此,高校校长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积极拓宽社会有偿服务的渠道 高校开展社会有偿服务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学校应该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能。开展社会有偿服务,其意义不仅在于可为学校提供一定的资金,有助于改善教职工的待遇,更在于它本身密切了社会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和联合。因此,校长要把满足社会需求作为高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通过高校内部的挖潜,进一步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必须指出的是,高校要有国际竞争意识,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和设备优势,想方设法使高校的社会有偿服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样才可使高校的社会有偿服务无论在层次上还是在渠道上都变得更宽、更广。当然,高校开展社会有偿服务必须切实处理好教学与有偿服务工作之间的各种关系,完善有偿服务机制,切实保证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