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那么我们传统的高等教育制度其主要弊病何在? 陆士桢:高等教育本身是个非常社会化的问题。它与经济紧密相联,与中国人传统的“光宗耀祖”的家族观念和“学以平天下”的个人理念紧密相联,因而高等教育改革具有社会性震撼力。当前的高教改革是与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相一致的,除了自身结构问题外,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弊病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影响了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过去高等教育存在数量少、专业、地域发展不均问题,因而决定了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实行淘汰教育,而非素质教育,必须以高考方式来支撑这样一个“金字塔”型教育体系。当前进行的高校扩招、教育布局调整、高校合并等一系列改革正是从高等教育分布上来解决教育的“金字塔”体制问题。二、过早地专业化教育。较低的经济水平使得过去高等教育科目细化过早、过细,与市场需求脱轨,同时文、理相隔离,把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使得这一体制下的人才面临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挑战,难以适应竞争的加剧。三、过高地追求学术化,忽视实际性研究,欠缺实践性与创新性教育,使学生思维囿于理论性以及狭窄的门派之争中。我们的学生常在国际自然性、理论性竞赛中获奖,但在实践性竞赛中获奖得很少,足以说明这一点。当前提倡高校合并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实践教育是一个好的举措,但我担心有些部门、学校将这一相互制约联系的深层次问题过于简单处理,流于肤浅。四、高等教育管理社会化程度低,传统计划经济下把社会人的一面削弱,强化了单位人的一面,对人的思想起着禁锢的作用。实际上高等教育应适应社会化发展,倡导人本主义,体现更完整地社会化诸如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民主性、权利、义务等等。 记者:教育是否是公共产品一直是学者争论的问题,隐藏在背后的焦点是教育投资的主体到底是政府还是社会公众? 陆士桢:我认为教育的投资主体应该是政府。尽管教育确实是一种社会性行为,但按教育学的一个很严谨的规定:它是有组织地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社会性行为。政府有责任合理分配其资源、资助高等教育。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表明,大多数国家高等教育投资主体是政府,即采取以公共资金为主,私人资金为辅的资金结构。另一方面,在教育发展进程中,挖掘社会资源,以各种形式办教育对我们国家目前教育的发展是有益处的,因为国家资金确实不足,而民间又确有大量闲散资金,从资源整合角度来看,我们应该鼓励多种形式社会办学。但毕竟教育是法律制度规范下的社会行为,因而在社会办学问题上要加强法律监控,避免完全经济性投资行为,否则会影响教育的发展。比如希望工程实际上是一种集合民间资金办学的方式,但我不认为会是长期发展中的主渠道。 记者:大学教育收费问题您怎么看? 陆士桢:首先要明确大学教育不是义务教育,需要学生付出学费。美国高等教育资金约30%来自学费,60%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约10%来自捐赠收入。大学要发展,就得吸纳社会资金力量,但我个人认为不能期望通过办教育来挣钱,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学费与政府财政拨款的比例。 记者:现在高校呈不断扩招趋势,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办大学,函授大学等。有人担心这会造成教育质量下降以及人才过多从而贬值,就业困难等。您怎么看? 陆士桢:我们现有的教育规模限制了容纳教育需求的能力,而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对教育需求的增加,这样在教育的供给与需求中存在一个缺口,高校扩张以及各类大学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一缺口,是有积极意义的。事实说明,有些民办大学、函授大学教育质量很高,当然也存在低质量教育问题,有些人确实利用了人们对教育的强烈需求攫取高额报酬。要解决这一问题,正如我在前面讲到的,一是要加强法律法规体系,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审批和监控制度;二是建立社会评估体系和评估机制,对办学资格,办学质量予以评估,防止鱼目混珠。 至于有人担心扩招后人才贬值,就业难,我觉得这一观点并不正确,首先大学生求职难主要是因为:一、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对人才需求的调整。入世后恐怕会有更大的调整;二、与政治体制改革配套的机构精简的影响;其次人们观念仍停留于过去。过去大学生少,乃天之骄子,就业容易,但实际上随着社会的进步,整体社会素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将越来越普遍,供求矛盾有可能反向发展。这种转换是必然的。 记者:教师资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条件之一。但这些年各高校都苦于优秀教师的流失,是因为教师待遇过低吗? 陆士桢:我们这几年教师的待遇客观上来说在不断提高,现已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实际上我认为高校教师的稳定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薪金,住房等物质利益;另一方面是人文环境,科研价值的体现。有许多优秀人才从高校流失并不是因为物质利益,而是没有一个可供其施展才华的机会,没有软、硬件都具备的科研环境。实际上有时他们在物质与价值体现二者中更倾向于后者,大量人才流失于国外实际上也有这样的因素。 记者:您说得很有道理。但这样一来,贫穷落后的地方岂不是永远留不住人才?譬如西部各高校其人文环境,科研力量肯定较北京高校如北大、清华差,人才由西向东岂不造成一种“穷者更穷”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