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本文从总结历史经验入手,探讨高等学校在国家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作用,并就如何贯彻《决定》精神,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1 高校技术创新工作的发展与成就 80年代以前,我国高等学校科研规模较小,而且侧重基础研究。即使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一般也仅仅做到实验室成果阶段为止。自1982年中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基本方针,1985年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高等学校科研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从此,如何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一直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关注的突出问题。 国家和各有关部门采取了不少政策措施,大力推动高校开展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例如,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促进产学研合作;鼓励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倡导办科技产业、企业。 各高等学校积极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国情校情,把科研重心以及与经济的结合点,向科技工作下游逐步延伸,以适应现阶段现代化建设需要。在保持一定基础研究同时,将大部分科技力量投入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的课题上,并且在实践中逐步走出了成功的路子。 高等学校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取得了很大成绩,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强大源泉 高等学校在高新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如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的CIMS研究,均获得了国际学术权威机构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颁发的CIMS应用与开发“大学领先奖”,为我国制造业变革打下了一定基础。高等学校不仅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研究成果,输送大批科技人才,成为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技术和人才的强大源泉,而且大学还直接孵化科技产业,是孕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大母体。如北京大学的“方正”、东北大学的“阿尔派”、清华大学的“同方”等,都是从学校生长出来的高技术企业。它们不但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还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探索了成功之路,对相关产业发展也有较大带动作用。现在可以说,哪里有高新技术产业,哪里就有高等学校的贡献。特别在科技实力雄厚的大学周边,科技园、软件园及其他各种名称的科技产业群体,正在蓬蓬勃勃地不断产生和兴起。 1.2 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依托 高等学校学科众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开展着大量技术创新工作,为各行各业不断提供大批成果和科技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技术依托和高层次人才主要源泉。高等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将科研成果向企业转移,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技术革新、产品质量提高与更新换代,并且已经产生了很大效益。如浙江大学、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自动控制技术,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化工技术,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的燃煤技术,等等,对相关行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已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清华大学对该校年增利税100 万元以上或年增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208项成果统计,已累计新增产值2000亿元, 获得经济效益480亿元。 1.3 农业技术创新与普及的重要力量 高等学校科教兴农成效显著,影响广泛。在为农业培养输送大批各级各类人才同时,科技人员上山下乡,踏遍广大农村,为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做了大量工作。如中国农业大学牵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黄淮海平原综合开发,促进了该地区大面积增产。河北农业大学,十多年来坚持科技进山,为太行山区脱贫致富闯出了路子,被誉为“太行山道路”。不少农业大学在作物育种方面有重要突破。仅四川农业大学培育成功并获国家发明一等奖的冈—d型杂交水稻, “八五计划”末期,推广面积就已达到1.4亿亩,累计增产稻谷91.6亿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50亿元以上。高等学校在支农产业发展中,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如南开大学的农药研制,原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东校区)的饲料开发,四川大学的磷复肥制造技术等,都为我国农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5年间,高等学校完成农业科技攻关上万项,有3000多项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取得经济效益3000多亿元;派出科技干部担任科技副县长500多人;建立农业示范基地780多个;培训农村技术骨干几百万人, 为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每年都有几千项科技成果推向应用,为现代化建设不断创造新的业绩。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实现的。一是合作研究或技术转让,高校主要搞研究和前期技术开发,产业化由企业完成;二是校企结合转化,高校不仅提供科研成果,还与企业合作实现产业化,有的还合办科技型企业;三是校办科技产业,高校分流部分科技人员,直接进行产业化开发并组织生产经营;四是混合型的,校办科技产业与社会上企业结合,学校进行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开发,向社会辐射,带动一批企业开拓产业新生长点或提高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