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助教、助管、助研)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必要手段,是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上海交大从1984年起开始进行研究生的助教、助研工作,1994年初开始研究生的助管工作,至今已经过了十多年的探索和改进,进行“三助”工作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1998年兼任“三助”研究生人数达1556人,占全校研究生62%,提前实现“50%以上的在校研究生能够拥有‘三助’岗位目标”。但由于“三助”制度还处于摸索阶段,仍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问题。本文从“三助”工作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从“产学研”结合中进一步拓展“三助”制度。 一 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三助”工作没有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很好地结合。通过“三助”工作,研究生巩固了他们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了科研、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促进了专业学习。但有些专业的“三助”工作与研究生的专业训练结合不够,未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语言类、管理类研究生对“三助”收获评价偏低,认为“三助”工作与专业学习关系不大,分别占88.89%和62.50%。他们倾向于把“三助”当作“打工”。我校的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从事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英语公共课教学助教工作,承担大量的批改试卷和作业的工作,特别是每年两次的四、六级试卷的批改,其工作量更是惊人。研究生们为此花费大量时间,但对专业学习的促进却不明显,这与单纯的“打工”没有什么区别。“三助”工作是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一部分,该制度的创立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如果我们的“三助”工作仅给研究生提供一个挣钱打工的机会,那么“三助”工作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对研究生的培养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三助”工作中的经费不足。我国许多高校“三助”所需经费大部分由学校行政费用支出,而助研一部分由导师科研经费承担。不论是学校的行政费用,还是导师的科研经费,其目前来源大部都是国家项目拨款。国家对研究生生活待遇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重视,制订了一系列政策,而且每年从国家财政拨专款,保证特别困难的研究生完成学业。但国家财力有限,国家对研究生“三助”的投入不足,不能根本解决研究生生活待遇。其实,即使在发达国家,从研究生资金的筹措来看,只靠政府拨款也难以满足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美国研究生教育经济资助比例在60~80年代中发生了一个明显的变化,政府拨款在整个研究生经费中的比例下降,其它渠道筹措资金的比例上升。1969年联邦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资助占整个研究生教育经费的36.6%,1974年为24.3%,1980年为22.9%,1982年为20.0%;大学和州的资助1969 年为35.7 %,1974年为38.5%,1980年为39.3%;其它资助1969年为9.1%,1982年为1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政府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投资比例呈下降趋势。研究生经费来源渠道由单一的政府拨款向社会、企业、贷款等多渠道发展。要发展“三助”工作,解决研究生生活待遇问题,离不开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在目前,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国家的投入满足研究生“三助”发展的需要,而应该加宽筹措资金的渠道。 3.“三助”工作的报酬偏低。这一方面是由于“三助”工作国家投入有限,另一方面,许多高校“三助”工作存在严重的“同职同酬”现象,而不是“同工同酬”。我校助教的工资为每月250元, 助管的工资为每月150元,助研由导师酌情给予。 这酬金在同一工作量和工作质量下大大低于学校员工酬金。在“三助”中,只要完成了一定的量,干满了一定的工时,就可以拿到既定的酬,一般也很少给予质量上的评判。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仅依工作时间量来评判,而不论干活多少质量高低。“三助”酬金不能反映研究生“三助”工作劳动价值。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产业,高校已是社会主义教育企业,引入了市场机制。研究生“三助”工作应遵循市场价值规律,体现“三助”研究生劳动价值。 二 研究生兼任“三助”工作制度是为了改进以往的研究生培养制度而提出的。但在实施中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如果不加改进,那么“三助”制度的设立可能就失去初衷。我们在总结“三助”制度的同时,提出从“产学研”结合中进一步拓展“三助”制度。 所谓“产学研”,即大学与企业联合,开办学校、科研、生产联合体。1985年,美国提出,当代研究生教育发展必须注意高层次工业与大学的联合,大力发展工业界与大学联合体,以此作为培养新型研究人员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把过去单纯依靠大学培养研究生转向大学与工业界联合培养模式。建议研究生教育的投资重点转向大学与工业的结合,以此鼓励研究生教育与工业生产之间建立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以适应高科技时代的人才培养。近年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以连续每年2000万元的强度投向工业界与大学的联合体,资助大学研究和发展研究生教育。英国于1974年开始由理工科学委员会(SERC)和贸易工业部(DTI )推动大学工业企业合作组织培养研究生的计划(TCS)。 工业公司负责提出促进工业和提高效益的发展计划,并提供必要的财力和物力;学校根据公司提出的发展计划,派出有关教师组织实施;研究生接受学校和公司联合聘用,并由双方派出导师联合指导,直接从事每一个TCS 的研究工作。 “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也有多种。大致可分为以企业为主的大学参与、以大学为主的企业资助、企业与大学共同研究开发、工业企业、政府、大学联合。 通过“产学研”简略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校“三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企业与大学的联合而有所改善。 首先,通过不论何种方式的“产学研”,巩固研究生基础和专业知识,培养他们科学研究能力。大学和企业合作培养研究生,能够利用大学的基础学科的教学、科研优势和企业的先进设备、明确的科研课题之长处,培养企业生产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或开发型人才。在以“产学研”为内容的“三助”工作中,研究生们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专业训练。在此过程中,巩固基础科学理论知识,还可以学到课本中没有的知识。这是对研究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很好的操练,为研究生创造联系实际的环境,并从中获得启发,作出创造性的成果,培养他们科学研究能力特别是科技开发、科技改造、科技转化能力。总之,在以“产学研”为内容的“三助”工作中,为社会培养出既掌握基础科学知识与研究能力,又擅长开发研究、应用研究的应用型研究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