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的一场技术革命,与历史上任何一次壮观的科技革命一样,因特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以往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与思维方式,并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和未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科技变革与发展的进程。因此,有人预测:“21世纪人类将由工业社会进入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网络社会”。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我国政府制定了《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本世纪末完成政府各部门、重点高等学校与科研单位同国内外网络联贯工作,在此基础上,下世纪头十年实现因特网、全国信息网络全面相通,计算机进入25%的家庭,进而在2020年实现50%的家庭普及计算机,光纤网伸向40%的家庭。”并确立1999年为“政府上网年”,以此推动中国“网络社会”的发展。近来,教育部为了普及网络知识提出:“2001年起中小学将逐步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在条件成熟时将其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这些将为21世纪中国“网络社会”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高等院校由于在信息资源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中国“网络社会”发展的前沿。随着校园网络技术教育的发展及普及,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上网人群日趋增多。而且,今后“网上新生代”的日渐成长并进入校园,“网络社会”的发展对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对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灵魂。为此,研究“网络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负面影响及采取何种教育对策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这个崭新的课题在当前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 众所周知,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一柄“双刃利剑”。在我国“网络社会”发展刚刚起步的今天,我们应当重视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产生的正负面的影响。一方面,它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新领域,形成了新的网络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备更高的水准,并促进他们在道德观念、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新的发展与提升,在内心深处把知识、智慧与创新当作个人终身追求的核心价值,同时也激励和教育大学生必须具备严于律己、追求真理、崇尚实践、实事求是、敢于探索、团结协作的进取精神。它为加强和改进今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也带来了一些始料不及的负面影响。由于它与现实社会相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如:(1)隐匿性。网络社会是以虚拟技术为基础的。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以间接交往为主,以符号化为其表现形式。现实社会中的诸多特征,如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社会关系等都被“淡”去了,人的行为也因此具有了“虚拟实在”的特征。(2)开放性。 网络信息的全球交流与共享,使时间和空间失去了意义。人们可以不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自由交往,它们之间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等的冲突与融合变得可能。(3)自由性。 “网络社会”分散式的网络结构,使其没有中心、没有层次、没有上下级关系,与现实社会中人的交往相比,“网络社会”具有更为广阔的自由空间,传统的监督和控制方式已无法适应它的发展。(4)异化性。 “网络社会”中的交往主要是以人机对话或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它使人趋向孤立,冷漠和非社会化,容易导致人性本身的丧失和异化。这些特点导致了我们在封闭环境中建立的传统的说教式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论与方法已不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校中也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1996年4月, 我国高校发生了首例利用因特网实施的电子邮件案,被告假借原告的名义,通过因特网向美国密执安大学发去一封拒绝留学的电子邮件,使原告丧失了入学资格,此案在高校中引起很大的反响。1999年5月, 在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事件发生后的敏感时期,浙江大学发生了一起日本留学生殴打我国学生的事件,由于因特网的联系使这一消息迅速在各高校中传播,某些学生借此机会在网上发表了一些偏激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园的稳定。与此同时,厦门大学亦发生了一起学生在校园BBS上发布校方要对游行期间学生的过激行为进行处理的政治谣言,此事在学生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1999年10月重庆大学某学生设计的一个远程控制网络的软件却成了破坏性极强的计算机病毒,经发现后引起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此外,在因特网上还常常会发现某些学生发表对高校管理的不满言论,对校领导及个别教师进行人身攻击,抨击我国的政治与民主问题,少数不负责任的学生还在网上张贴内容不健康的文章。而且,在大学里痴迷于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及上黄色和反动网站的学生也屡见不鲜,一些境外民运分子和西方反动势力还借此对他们进行反动宣传和思想文化渗透,误导了一些缺乏鉴别力的学生,这些都成了高校的不安定因素。但我们的学生当前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1999年初,北京联合大学曾对五所高校的学生使用Internet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调查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中已经接触和使用过Internet的学生(即所谓的“网民”), 发放问卷480份,收回有效回卷438份,这些学生中工科占45.9%,理科占28.3%, 文科占21.5%。调查问卷中对于“在网络交往中,应遵守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这一观点,有38.8%的人表示“现在做起来很难”,还有5.3%的人认为“没有必要”。有14.4%的人认为网络使用会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同时,也有15.3%的人认为网络的使用会降低社会的道德水平。还有46.6%的人表示“很难确定”。对于“网络黑客”的行为,有26.3%的表示“黑客有高超的技术, 令人佩服”,16.7 %的人认为“黑客的行为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还有24.4%的表示“不好说”。只有24.2%的人明确表示,“黑客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应严厉惩罚并尽力杜绝”。并且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对“是否有网络违规或违法行为”的,有12.5%的人承认曾经“获提他人的邮件”,9.8 %的人曾经“查阅黄色图片或文字”,8.6 %的人曾经“获得机密或他人的私人信息”,还有5.4%的人曾经“发布了不健康的信息”。 由此可见:人们所担心的网络使用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性,已对高校学生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当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研究“网络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才能为尽快找出教育对策提供理论与方法的借鉴。 二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负面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社会”中信息的传播打破了原有国家、地域之间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约束,使人们在网上交换信息的过程中,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冲突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大学阶段恰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这种冲突对他们的影响就更为明显,它容易破坏学生已经积淀到心理层次的思想、价值和文化。目前,我国的网上信息建设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况,要得到高效益信息服务,就必须求助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数据库,而这种求助势必导致大量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内容的乘虚而入。以网络为媒介的思想和文化的渗透力将更为强大,会造成学生原有稳定的传统文化的分裂和趋异,对他们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的歧变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网络社会”中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的地域范围还是媒体的表现形式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以往的大众媒体,它给人们提供了极大自由度,并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管理与控制,这使得“网络社会”在政治宣传和动员中充分展现了混沌学所言的“蝴蝶效应”(一只纽约的蝴蝶扇动翅膀,导致了北京上空的风暴)。当某个有影响的事件出现以后,在网络上各个电子公告栏(BBS)、新闻组(Nems-group)以及邮递列表(Mailing-list)等地方会迅速做出反应, 并以“多对多”(Many-to-many)的交流形式在电子空间里“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源于民众的自发抗议很快就会自发形成有组织的集体行动。如1999年12月初刚结束的西雅图WTO部长级会议外的民众示威活动, 正是通过因特网来串联和组织的。即使是对媒体和舆论予以高度控制的国家和地区也不例外,如1999年7月前“法轮功”所组织的几次示威和抗议活动, 因特网在其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另外,因特网在人们思想和意识形态煽动方面所具有的强大功能,使它能够干预到具体的社会、经济及政治等事件的决策和进程。 (三)“网络社会”是个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社会,它实现了人们快捷联系的梦想。但随着人们在工作和日常生活的“终端化”,传统的具有可视性、亲和感的人际交往将大为减少,这会极大地改变人们情感沟通的方式,人际情感是需要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维系的,如若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缺乏活生生的、感性的、身体的联系,就容易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和淡化,久而久之,会使人趋向于社会分隔化和个人孤立化,导致人们交往能力的下降,个人也容易产生紧张、孤僻和冷漠等健康问题。另一方面,“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也会产生新的人际情感沟通方式,人们在其中很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甚至感受到自身价值和终极关怀。当人们在虚拟世界获取的快乐比现实世界多时,就可能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交往中;而每次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他们只会更加依赖网络,只愿在虚拟的数字世界中寻求完美人生,使其更加消极失望地对待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大学阶段是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关系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大不相同,有时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的人际关系,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一旦受骗,也容易对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产生怀疑、敌意和悲观的态度(典型的如网上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