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大学毕业生就业从国家统包统分过渡到“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这一重大改革使高等学校及毕业生面临许多新问题。为了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指导机制,使大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地进入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服务于社会,我们必须了解在这几年高校毕业生在“双向选择”中各方面的状况,研究它的特点,分析它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的对策。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诸多矛盾中,就业主体是主要矛盾,就业主体的状况直接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健康发展。为此,1997年12月9日, 我们在就业指导讲座全部结束时对华南建设学院西院98届毕业生448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卷子233份,并作了调查分析(注:《高等建筑教育》,1999年第二期。)。1998年11月24日,在同样的条件下用同一张卷子对99届毕业生426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见表1、表2、 表3),回收卷子373份。两次问卷的有效率都是100%。 调查结果应该是较客观的、较全面的,调查既有主观性项目(意向),也有客观性项目(状态)。两次调查都不要求学生署名,调查结果不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依据,学生完全在宽松自如的心境下完成问卷,而且学生是否交卷不加强求。除此之外,我们的调查还通过座谈会、学生的心得体会、个别交谈等形式,以期用充实的量化数据和客观的定性资料来描绘大学毕业生的思想状况。 通过对上述两次调查结果的比较研究,我们认为,第一、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对人生基本理论的认识比较正确,他们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追求进取的人生价值。在做人最重要的三项品质的调查中,排在前三名的是有责任心(59.2%)、认真(48.8%)、正直(38.1%),表现出大学毕业生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62%的毕业生对毕业后的前途感觉有把握,认为只要好好干就会有收获。72.5%的毕业生希望自己毕业后能有所成就,而且已有一套计划。第二、毕业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新旧观念的碰撞,使毕业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他们愿意从事的职业依次是:管理人员(41.6%)、工程师(38.3%)、商人(24.9%)、科研人员(8.8%)、教师(5.36%),其中至少有19.03 %的学生选择了二项以上的职业。当代大学生具有独到的职业评价标准,多样的职业动机,他们既有发挥个人特长又希望经济收入高的职业价值取向。在表1中, 首先考虑经济收入的百分比是39.9,在表2中,想要找个收入好的单位的学生占55.8%。但是,如果把物质利益放在不同的问题中,其受重视的比值是不同的,表2比表1高出将近14个百分点,在表1中, 同学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职业能否发挥自己的专长方面。第三、当代大学生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主体意识的觉醒,在择业中表现出强烈的风险意识、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表3中平均有68.2%的毕业生会“积极主动,走出校门去, 到市场竞争中去,争取用人单位的信任和支持”。更多的毕业生希望靠自己的本事去求职,立足于社会,而希望让“用人单位找上门来”、“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由父母安排”的毕业生99届比98届跌了32个百分点,两年相比呈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以往那种靠父母、靠学校的择业观正迅速被自主自强、自我创新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他们开始敢于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去搏击,体现出“浪遏飞舟”的气魄。同时,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以下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学生对专业的态度和学生的知识结构还有待改进。 一、学生对专业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98届毕业生中认为热爱自己所学专业的只有66.5%,99届的比例也只有65.1%,每年平均有34.6%的毕业生不喜欢所学专业或“搞不清楚”自己是否喜欢。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一强的学生不喜欢或不太喜欢所学专业。难怪乎教师们总是埋怨学生课堂纪律不好,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想象,这一部分不太喜欢所学专业的学生没有奋斗目标,缺乏学习动力,得过且过,60分万岁;毕业后走向社会有可能改行,没有改行的也很难去专心致志钻研本职业务,缺乏职业热情。我校每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18%的毕业生改了行,只有5.8%的毕业生能刻苦钻研本职工作,在毕业后3、4年内提升管理阶层或独当一面。这是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这一弊端不仅和我国教育体制有关,而且和就业指导学科建设也密切相关。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新中国建立后一直采用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学生在高考前就填报志愿、确定专业,并按照该专业的教学计划修读课程,这一专业的学生今后就从事该领域的职业。事实上,专业方向过早确定,是不妥当的。高中学生由于年龄、社会阅历、忙于应付高考等客观因素,往往对自己的将来缺乏详细的思考,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专业是由父母确定的,或是赶“热门”,没有认真考虑自己的爱好、特点、志趣,所以进入大学后往往会发现学非所长、学非所爱。这个问题应引起教育主管部门足够的重视。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大多是学生进入大学学完基础课程后在二年级开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系科,然后选修与所选系科相关的课程,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果我们的招生能按大类进行,譬如按理工类、经管类、医学类等招生,大学生入学后在第一学年所学课程在同科类中相同,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就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选报适合自己的系科和专业。这种经过大学学习而选择的系科或专业,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更符合学生的意愿。这样就有可能把学习完全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 就业指导作为一项专门的社会服务工作和研究课题,最早起源于美国。1919年,美国的哈佛大学在世界首开先河,在大学里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他们通过就业指导课的讲授,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指导学生写好履历表和求职信,教给学生如何面试,熟悉人际交往等求职技巧以及进行初次就业的心理调适指导。之后,在西方一些国家相继开展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活动,开始就业指导理论的研究,至今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西方国家,就业指导是一门学科,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有的甚至延伸到大学前的高中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指导低年级学生选择系科。而在我国,就业制度改革只有十年的历史,就业指导工作的历史就更短,就业指导课程仅限于学生毕业前对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和教给毕业生一些求职技巧,以提高就业率,这远远不能适应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