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产业问题,是一段时间以来高教界乃至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那么,高等教育产业属性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发展高等教育产业能否“拉动内需”?高等教育能否“产业化”?等等,讨论清楚这些理论问题无疑于教改实践很有好处。笔者拟就普通高等教育(不涉及成人与其他非正规、非正式的高等教育)中的上述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高等教育的产业性 1.高等教育产业的内涵。 在国民经济中,通常将生产活动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第二产业(包括各种工业与建筑业等),第三产业(包括运输、邮电、商业、各种公共服务业等)。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其中,将“教育”看作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而划为第三产业。普通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理所当然也应划归第三产业,同属于“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对此,人们一般并无歧议。 但是,应当强调一点,即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因此,“高等教育产业”的内涵即这一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是直接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服务的教学、科研活动,以及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其他如为保证教学、科研及师生员工的基本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的后勤物资保障服务,乃至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校办科技产业,都不应包含在内。 2.高等教育产业性的主要特征。 支撑高等教育产业性的基本理论依据在于“教育的双重属性”。一方面,教育担负着对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力(特别是具有专门知识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再生产”任务,具有经济基础的属性;另一方面,教育又是一个历史的阶级的范畴,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既服务于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表现为上层建筑的属性。 高等教育产业性是以知识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广义的知识产业包含科技产业(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的生产)、文化产业(先进的思想、艺术、论著、作品等的生产)和教育产业(教书育人等人才培养活动)。知识产业机构还包含科技机构、科技企业和社会咨询服务行业等,教育产业只是全部知识产业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产业的实现,是通过以消费者身份出现的受教育人向“高等教育产业”所属的“生产企业”高等学校购买知识和知识服务,以达到自身价值的增值,形成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高级专门人才;再通过人才市场出售其使用价值,进而为社会创造价值与财富,同时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高等教育产业的两次交换决定了大学教育涉及内、外两个市场:内部市场即教育过程;外部市场为人才市场。大学发展教育产业必须把目光同时瞄准内、外两个市场,形成内、外市场互动的协调发展关系。 3.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积极意义。 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产业,使其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如能上下取得共识,创造条件适度超前则最好),这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笔者以为,其积极意义主要有三点:①直接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发展高等教育产业而言,主要就是扩大高校招生规模。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建设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和广大国民对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而且可以促使高校挖潜,提高办学的规模效益;还可以从增收的学费中补偿办学经费的不足,改善教师待遇,稳定师资队伍。②直接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极大地推动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而且可以直接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餐饮业、物业管理、建筑业、制造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一般设备等),等等。③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来自各方面的调查,几乎一致表明高等教育是国民当前最愿意购买的服务产品之一;目前国民储蓄的目的,首推“子女教育”。但期望值不可太高,它只能在一定限度内刺激教育消费,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 4.高等教育可借鉴的产业机制。 高等教育既然属于第三产业范畴,适当引入产业经营理念,借鉴一些产业运营机制,不仅应当,而且可能。这里择其要者略举一二。 首先是竞争机制。在日渐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机制无论对学校办学、对教职员工和对学生都需要。学校要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由市场和社会检验其质量,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目前我国大学的评估、排名还没形成真正的摆脱政府行为而有权威的中介机构,一旦这种中介机构形成政府拨款又与之挂钩,且随着社会用人制度日益减少人为的关系因素,那么以办学水平和毕业生质量为内核的学校社会信誉度,就将真正成为一所高校的“生命线”,办学的竞争机制(诸如考生对学校的挑选,教职员工的竞争上岗,学生的学籍管理等)就日显突出。 其次是投入产出机制。中国的高等学校办学效益低下,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大包大揽、统包统分形成的一大弊端。学校办成了政府的附庸,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师生比、职生比低,等等。必须转变观念,认真核算投入产出,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精简机构,定编定岗,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投入产出机制还应当包括反映高等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教育成本核算机制。199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投资利用效率仅为40.1%。由此造成了教育投资严重短缺与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并存的局面。按照教育经济学的理论,高等学校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衡量:第一种是“平均成本”,即用总投资数除以在校生人数所得的商;另一种是“边际成本”,即生产另一单位产量的额外的(或增加的)成本。譬如,一所万人大学,若总投资为1个亿,则“平均成本”为1万元。如果该校多招1名学生,其投入通常并不需要再加1万元,这部分增加的投入就称之为“边际成本”。在一般情况下,高等学校越能充分利用“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这一特点,充分挖潜扩招,其办学效益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