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182(2000)02-0065-05 大学理想或理念,近年来颇受国内学者关注,相关成果甚多。仅专论大学理想的博士学位论文,就已有数篇。(注:据笔者所知,截止目前,直接或间接研究大学理想的博士学位论文(已通过答辩)有:张维平:《美国大学中的普通教育》,杭州大学1992;张德祥:《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厦门大学1997;别敦荣:《中美大学学术管理比较研究》,厦门大学1997;马凤岐:《论大学的自由与控制》,华东师大1997;施晓光:《美国大学思想论纲》,北京师大1998;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北京大学1998;李曼丽:《论大学的通识教育》,北京大学1998;赵婷婷:《论大学的理想与社会现实需要的矛盾》,厦门大学1999;肖海涛:《中国现代大学的理想》,华中理工大学1999.)可谓掀起了一股热潮。不言而喻, 研究大学理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只是这项工作在我国刚刚起步,可能有些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分析并总结和概括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大学理想的认识与实践成果,就属其中之列。 大学理想,即大学对自身的价值、目的、使命等的认识与追求,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的任何活动,都是受理想的支配。因此,各个时代和各个国家的大学,都十分重视理想建构。从近代高等教育开端至今,中国大学整整经历了一百年,从而也是探寻理想的一百年。百年苍桑,风风雨雨。但真正对中国大学理想有比较自觉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还主要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事。可以说,素质教育、主动适应和自主办学等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理想,就是改革开放的杰作。 一、素质教育观:大学目的新追求 教育目的关涉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它是大学理想之核心。在西方大学教育发展史上,围绕教育的目的,曾经出现过理性主义、工具主义、人本主义的对立,有过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分野。其矛盾的焦点在于:大学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还是“人力”的教育,是培养人还是训练劳动力。理性主义强调人的理性,即人的认识能力、主要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理性是人之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所以教育内容重视纯学术性和理论性的经典学科,包括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教育,培养的是有理性和有教养的人;人本主义重视人的非理性,即人的兴趣、动机、情感、个性、人格、信念等方面的养成,强调大学要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个性,培养“完人”;工具主义则从实用目的出发,重视科学、技术和职业教育,强调实用知识学习和实用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公民和劳动力,即培养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三种目的观点,早在古代东西方就存在争论。19世纪后期,大机器生产的发展及其社会现实需要,使大学更加朝着实用化和功利化方向发展,从而引起了理性主义、工具主义和人本主义教育目的观的激烈冲突。冲突的结果,代表社会现实需要意志的工具主义目的理想逐渐占了上风,而传统的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大学理想则出现了衰微。 本世纪以来,由于科技发展及其所带来的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科技的功能也日益被神话。但是,在科技神话的另一面,却是人的精神危机:理想失落、道德滑坡、精神空虚、人际冷漠;同时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以及战争等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科技与人文、物质与精神的分裂,人们开始反思传统的片面强调科技和物质增长的工具主义和工业化模式,呼吁要加强人类自身的精神建设,呼吁把科学与人文、物质与精神、理性与情感两种文化与两种教育结合起来,从而构建大学目的的新理想。 在我国,尽管没有西方所谓理性主义、工具主义或人本主义派别之对立与冲突,但在现实中,却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类似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的处理上存在失调现象。强调了科技发展、物质生产和经济建设,但对人的精神、理想、价值观、道德等教育重视不够,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现象,封建迷信、黄赌毒、假冒伪劣等陈旧丑恶的东西也沉渣泛起。正如邓小平在80年代末所说,十年改革开放,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放松了理想和精神教育。这种单一的工具教育目的和科技教育目的观,造成了高科技与人的低素质之间的矛盾。对此,人们提出了“素质教育”新概念,以期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大学教育目的理想的狭隘与偏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而提高全民族素质。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和谐的教育理念。在内容上,它涵盖了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在心理结构上,包括了知、情、意等方面。内容与结构的结合,就是人的真善美的统一。在素质教育中,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是重点,道德素质教育是方向,身体素质养成是前提,心理素质是动力。可以说,素质教育的这些特质,集中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统一,知识、能力与人格素养的统一,做人与做事的统一,它弥补了物质与精神、灵魂与肉体、理性与情感等之间的分裂,整合了历史上理性主义与工具主义之冲突、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对立,它是大学目的理想的新飞跃,是指导当代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二、主动适应观:大学地位新理念 大学地位,是大学理想题中应有之义。大学应该居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的大学,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在西方,有关大学的地位与功用,曾经出现过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即:“边缘说”、“依附说”与“距离说”。边缘说主张,大学是探求真理的机构,只有保持价值中立,超凡脱俗,才能冷静地观察、客观地分析和理智地批判所研究的对象,也才能达到发现真理的目的。至于真理倒向何方,为谁所用,那不是大学的任务。中世纪大学及其19世纪前的传统大学,奉行的就是边缘论的大学理想。其时的大学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象牙之塔,满足于理性的训练和学问的探究,不过问现实政治、工业、商业等实利需要。20世纪初期,中国也有“教育独立说”、“教育中正说”和“教育清高说”,这些主张的共同点是反对大学俗世化和大学的功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