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并将其作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科技和教育都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许多理论及现实问题。下面,我想结合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当今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为什么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观愿望,而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甚至是迫切的要求。 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综观当今世界,所有发达国家都拥有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等。这些大学对本国的经济、科技、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中国的现代教育起步较晚,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展甚慢,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共和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中国的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中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然而,教育发展仍然相对落后,制约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面临世纪之交,国际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综合国力的竞争愈加激烈。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信息社会已具雏形的形势下,要赢得竞争关键就在于人才。中国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形成人才的优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知识经济,迎接信息社会的到来,都离不开比较发达的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对于带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对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正因为如此,1998年5月,江泽民主席在庆祝北京大学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世界一流大学。”这标志着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十分困难的任务。这首先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难以相比,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有限,投入相对不足。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大学在学科设置、师资力量、培养机制等方面都有其不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然而,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又有其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主要表现在: (1)中国近几十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已使中国摆脱了贫穷, 走上了现代化之路。中国虽然人均国民产值仍很低,但中国的经济总产值已居世界前茅(第7名)。加之中国政府对发展教育的高度重视, 使教育投入在近年有很大的提高。如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发以后,对高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拨发支持经费130多亿元。在1999 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通过《决定》中,又决定从1998年到2002年,提高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同时还决定不仅各级政府也需要相应加大教育的投入,而且还将鼓励民办学校以实现多渠道的教育投资体制。 (2)从教育本身来讲,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虽然历史不长, 但是却扎根于渊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传统之中,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大学,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聚集了较高水平的师资,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成果,建成了较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形成了优良的治学传统,也有着比较广泛的国际交流。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完全有可能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二、转变教育观念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先导条件 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此,我们一定要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面临世纪之交,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教育方式。教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 8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都以“国情咨文”、“白皮书”、“蓝皮书”等形式表示了对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关注,国际间关于教育的学术交往十分频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澳大利亚召开的《亚太地区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专门以这份报告为理论框架,对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998年10月5 日至9 日在巴黎总部召开了主题为“21 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Higher Education in theTwenty First Century:Vision and Action)的会议, 通过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这一系列会议以及会议所通过的文件,向我们展示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新趋势,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例如,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人文及广博知识的教育, 推崇“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在教学过程中, 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在教育方法上,注重灵活性,倡导“和谐教育”;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的跨度上,延伸教育的功能,发展远程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等。为了适应这种新趋势和新思想、新观念,清华大学从1997年秋到1998年上旬,在全校范围中开展了“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推动教育改革”的讨论,力求从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下解放出来,重新认识未来世界大学的功能、使命和作用,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提出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上,要改变过去那种专业面过窄、课程学时过多、负担过重的倾向,要拓宽专业面向,增强适应性,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构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质量观上,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的观念,要用新的眼光判断什么是好的学校、什么是好的课程、什么是好的教育效果、什么是好的老师、什么是好的学生。通过教育思想的讨论,清华大学深入地探讨了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分析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在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加强能力培养、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清华大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改革不行;要搞教育改革,不转变观念不行。转变教育观念,不仅涉及前述关于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等,而且还涉及办学的方针和模式。清华大学在规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办学方针和“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