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号〕G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887 (2000)01—0125—05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都很重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国家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甚至是普及化时期,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社会生产结构所发生的巨变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各国都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新挑战。以往高等教育对人类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使他们早就认识到高等教育对于国家兴旺的重要性,把发展高等教育事业视为对国家安危和生死存亡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可以说,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曾给这些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因此,21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这些国家近年来十分关注的一个主题。考察这些国家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乃至于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无疑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概括起来,当今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越来越灵活多样化 在历史上,高等教育曾经仅仅是为少数特殊的有闲阶层人士服务的,它要“对社会的最令人困扰的问题进行尽可能深刻的思考,甚至思考那些令人无法想象的问题”,但却与人类的利益无关,也不关心如何解决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19世纪著名的《耶鲁报告》曾明确地宣称,“自由教育与专业(实用)教育迥然有别。”为此,耶鲁大学甚至决心要使“专业科目有计划地被逐出大学的教学领域,为着使文学、科学探索在大学获有发展的余地。”基于这样一种传统的认识,高等教育当然只能围绕纯学术研究而运行,这种远离现实生活的教育也因其固有的特点、单一的运行目的和模式而被人们称为“象牙之塔”。 导致高等教育灵活多样化的原因,是19世纪的工业革命、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一方面直接导致了学科的分化及多样化,并为高等教育实现灵活多样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另一方面也使得人们迫切要求高等教育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与出其地位相当的作用。高等教育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不得不越来越多地卷入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公众的个人生活,为各自政府、有关组织和个人的不同需要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有数百所大学为政府提供了培养大批战争急需人才的服务,大约180 万人先后进入高等学校接受与军事有关的培训,大学的许多实验室被用于军事科研,许多教授也参与了与军事技术有关的研究工作。可以说,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就与其及时而有效地为社会提供各种高质量的服务,满足各种各样不同的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其实,从根本上看,高等教育自身的生存以及要获得更好的发展,也就决定了它必须顺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打破传统的超脱于现实的模式,为更多具有不同需要的组织和个人服务,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更好的发展。 因此,灵活多样化无疑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趋势在今天看来则更为明显。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一方面大学已不是惟一的高等教育机构,另一方面则是对传统的高等学府脱离社会、周期长、不能适应非正规学习的学生的要求等弊病进行根本性的改革,灵活多样的授课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和办学制度,开放大学、无墙大学、通讯大学和虚拟大学等等,使得高等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都有了重大的变化,无论是在结构、层次、形式、课程、还是学生成分、经费来源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灵活多样化。这里且不说欧洲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日本把发展高等教育的个性化、多样化列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美国,就会注意到人们早就对高等教育的目标与功能提出多样化的要求。1957年,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委员会就提出了高等教育的五大目标;1964年,格罗斯教授等则进一步列出美国高等教育的47个目标;1971年,尤尔教授等更进一步提出美国高等教育的目标目录,包括20个目标领域,80个具体目标和10个单独目标。1973年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对高等教育功能分类,光直接功能就有16项。当然,美国高等教育的灵活多样化还表现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多部门化,具体说来则是五大部门:第一部门是非营利性的3600余所正规的公私立大学;第二部门是数量也相当可观的营利性专科院校;第三部门是由工商企业、工会、军队等提供的高等教育培训计划;第四部门是利用卫星电视、计算机系统等手段进行的电子高等教育;第五部门则是非正规的高等教育层次的在职培训。鉴于目前各国高等教育所出现的这种变化趋势,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也指出:“各国政府和高等院校本身已经或者正在对高等院校的结构与形式以及教学、训练和学习方法等进行深刻的改革。这样做的直接结果之一是,几乎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都趋向多样化。”(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教育参考资料》,1999年第7~8期,第18页。)这种从高等教育机构的类型、规模、其专业性质和学习层次,到其学生、其资金来源与其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使得人们“不管用什么灵活的分类方法都几乎无法分清各类学校和各类课程。”(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教育参考资料》,1999年第7~8期,第19页。)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呈现出来的灵活多样化并不意味高等教育正越来越远离规范化的轨道。仔细考察这些国家高等教育的灵活多样化特征,我们就会注意到这些灵活多样化特征都有严格的质量定位。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的外延在扩大,另一方面是一些适应性更广的新规范正在形成。例如在瑞士,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虽然分属两个不同的系列并有各自不同要求,但同样都有统一规范的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在招生和教学上有其特殊性(例如注重实践),但同样要保证其质量并接受外界监督,文凭的承认则取决于相应学科的全国委员会,同样由校外的专家来决定。而且,这些特定的全国性学科委员会还要参照有关行业的要求以及欧洲的标准,尽量地使有关要求规范化。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规范化的要求,瑞士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得以相互沟通,人们在取得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凭后,可继续接受相应程度的普通高等教育;而正在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只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也可转为接受相应程度的高等职业教育。这就是一种适应性更广的新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