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一些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参与了高校合并,被取消了法人资格,转化为合并后的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生存发展状态。其社会地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的行政主管关系也由单一变得交叉,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都直属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管辖,合并后的综合性大学或多科性大学都属于高等教育司管辖,而合并后大学中所举办的高师教育具有双重领导关系。尽管这类高师院校的社会处境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师范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变,原来高师院校所承担的师资培养任务不变,他们为我国基础教育服务的信念不变。正是基于这些外在的变化和内在的决心,合并后的大学都在纷纷探索新形势下继续加强并发展高师教育的新路子。 一、合并后的大学举办高师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与独立设置时师范院校谋求自身的发展不同,依托合并后的大学举办高师教育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由于该类师范院校已失去了独立自主发展的可能性,他们不能作为独立的办学机构参与社会各系统的交往,以前谋划发展非师范专业的路子也难以继续下去。在合并后的大学内部,高等师范教育与高等工程教育、高等农业教育一样,都属于大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同样都要受到大学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制约。作为综合性大学,其教育发展重心是否一定要定位在高师教育上呢?不言而喻,高校合并后高师教育在大学内优先发展的地位面临着挑战。凡是进行实质性合并的高校都要经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师范教育是否应该参加合并的大学内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的统筹规划与优化组合呢?实质性合并不同于大学联合体,在同一所大学里最好不要出现相同学科和专业重复设置的现象。这就意味着原高师院校中各基础学科有与其他学院内相同学科合并重组的“危险”。因而在合并后的大学内高师教育以自成体系的办学实体方式存在将受到挑战。原来长期形成的师范教育氛围要受到合并后的大学校园文化的挑战。高校合并后,需要创设新的校园文化,必然要融合各院校的文化传统,高师教育的文化精神能否在合并后的大学内继续保持下去还是个问题。合并后的大学加强并发展高师教育也面临着经济困境。由于工、农、医、师等各科人才的培养成本不一样,新生入学时的收费标准不一致而带来的经济收入的差异,都不利于在综合性大学内优先发展师范教育,大学合并后能否拿出更多的经费来投资师范教育也是个难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都给合并后的大学举办高师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各地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势在必行。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非常需要一大批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水平师资,这必然带来师范教育的高学历化。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明确提出:“小学教师大专化,初中教师本科化”的要求。这类地区还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从而促使教育普及的重心上移到高中阶段,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服务。他们对本科以上师范生的强烈需求应成为综合性大学发展高师教育的新的社会动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依托综合性、多科性大学举办高师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国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已向高师教育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杠杆。各大经济发展区都急需一大批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的职教师资。然而我国独立设置的高师教育体系和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体系对这类人才的培养能力较弱,十分需要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参与承担职教师资的培养任务。合并后的高校大都包含工、农、医、师、商等多种学科,有利于培养中等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中学学校的类型结构也处于扩展之中,除了有传统的普通中学外,还兴办了许多职业中学,现在又出现了将普通中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融为一体的“综合中学”,而且这类中学的发展前景看好。中学教育的发展迫切要求教师“一专多能”,既能教普通中学的课程,又能承担部分职教的课程。这种高要求为合并后的大学培养新型中学教师提供了启示:充分利用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优势来建构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整合的高师教育模式,对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大力培养复合型的中学教师,从而提高师范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比如可以利用合并后大学中高等工程教育的优势,使物理教育专业培养能担任中学物理课程及职业中学电子技术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使数学教育专业培养既能担任中学数学课程教学、又能担任计算机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合并后的大学对师范生一专多能和全面素质培养的独特优势。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正促使基础教育办学主体实现多元化,出现了民办学校、私立学校、国有民办学校等,它们的生存发展之根都在于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这些学校办学机制灵活,也迫切需要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这必然会带来中学师资的流动与竞争。这为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师资提供了参与竞争的天地。 面对当前的挑战,放眼未来,合并后的大学应当坚定不移地、不失时机地大胆实践,要努力在综合性大学办好高师教育方面创造新经验。 二、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合并后的大学发展高师教育要以观念的更新为先导。首先是要用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师范性”的内涵。从我国举办高师教育的历史传统来看,师范性有三层含义。(1 )高师教育的发展要紧紧围绕着为基础教育服务这一中心思想。宏观上要根据社会对中学师资的需求量来确定高师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微观上要根据中学阶段教育的课程设置来确定高师院校的专业设置。中等教育发展的数量与质量要求决定着高师教育发展的状态。(2)实施定向型高师教育体制, 保持师范院校单独设置、自成体系的传统。这种传统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能够做到统一办学宗旨、统一培养规格,确保那个时代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利于发挥高师院校的规模效益,有利于国家对高师院校的合理布局与政策扶持。(3)对师范生实行优惠上学的传统。师范性的这些内涵并非一成不变。 我国台湾省的高师教育就经历了由传统师范性向现代师范性的扩展。该地区的高等师范教育体制已由定向型走向开放型,即依托综合性或多科性大学来培养中小学师资;师范生的上学也由公费转为自费。当然师范性内涵的发展要受到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也要受到区域性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同的经济发展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要赋予师范性以相应的内涵。面向21世纪,结合中国的国情,我们对师范性的认识应发生如下变化:(1)扩大高师教育的服务面, 由单纯为基础教育服务,扩展到为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服务。要以终身教育的思想来构建高师教育的服务体系。(2 )在保持定向型高师教育体制为主体的情况下,逐步发展开放型高师教育体制,使两者各立优势,长期并存。(3)依法治教, 根据法律规定来实施对师范生乃至对整个高师教育系统的各种优惠条例。只有转变了人们对师范性的传统认识,才能更深刻地领会到合并型大学举办高师教育的历史意义。依托合并后的综合性、多科性大学举办高师教育应该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将代表着21世纪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高师教育的一种方向。 其次是对“师范性”培养途径的再认识。师范性落实到培养对象上就是教育性的人格化,即促进师范生职业观念和职业技能的养成。对师范生师范性的培养有三条途径:第一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这是基本途径;第二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来培养;第三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来培养。这三条途径具有各自独立的育人价值,它们的培养功能具有互补性。大量的高师教育实践表明,让这三条途径连续地、交替地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师范生师范性的培养效果较好。但在现有的中学师资队伍中,有些好教师并非毕业于师范院校,而是综合性或多科性大学的毕业生。这种现象表明,上述三条途径对教师职业观念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可以是离散的。师范性的本质是教育性,个体对教育性的内化与升华不一定要在独立设置的封闭的高师院校中就能完全实现。从广义上讲,凡是正规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都是培育“师范性”的土壤。从狭义上讲,由于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之间的职业性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师范性”就成了高师教育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专有名词。但是,就教师职业而言,大学教师的育人意识与育人技巧同样可以营造浓厚的师范性氛围。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综合性大学的校园文化环境也能培育师范性,但它培育的方式方法与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应有所不同。在这里正是综合性大学的创新之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师范生从教意识的牢固树立,不仅与高师教育的培养过程有关,而且还与社会大环境中职业变迁的致导作用有关。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教师转岗的现象也会发生。终身职业意识的淡化和工作岗位转换能力的增强是市场经济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对师范生师范性的培养应重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养成上。只要他们将来从事教师工作,就一定能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