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0)02—0065—03 大学德育的途径是指教育者对大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以利用和选择的渠道或曰路径,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是做好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由于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客观条件的复杂性,所以,德育的途径和形式就必然具有多样性。在新形势下,由于德育的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今天的德育工作,面临一个飞速发展、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各种信息通过不同媒体迅速传播,各种观念在不同思想影响下很快形成,德育内容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只有从德育任务和学生成才的实际需要出发,选定最佳途径,德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只有多种途径综合运用,相互促进,才能圆满完成德育任务。按照德育诸途径的功能和特点划分,高等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包括课堂教育、活动教育、党团工作、管理教育、咨询服务、社会实践、环境营造、自我完善等。 (一)课堂教育是学校实施德育内容的基本途径。它包括“两课”教学、专业课渗透和人文选修课等渠道。“两课”是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使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前形势下,邓小平理论应成为该课的中心内容。思想品德课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法治观和道德观,能使他们在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同步和谐发展。当前形势与政策教育,也是课堂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可以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关心世界的政治责任感,提高对时事政策的分析理解能力。专业课渗透是将道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门专业课程中去,通过各门专业课的教学,有机地贯彻道德教育的内容。它是教育者通过知识的传授,从中挖掘出具有思想性的成份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途径。人文选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人文精神是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基本素质,它是指人的文化底蕴所表现出来的对待生活和人生的社会态度,作为大学所培养的人,必须是文化品位比较高的文化人。从世界角度来看,国际上凡有成就的大学都把人文精神的开发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其重要渠道在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选修课程设置上。因此,人文选修课是提高大学生人生修养和思维能力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 (二)活动教育是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最广泛、最基本的德育途径。它包括学术科研活动、“三评”教育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等。高等学校科研活动的时间较多,教师便于了解学生的情况,科研内容十分丰富,有许多就是直接的道德教育的生动材料,而且学生往往崇拜擅长科研的教师,对这些教师结合学术、科研活动渗透的道德教育容易接受,这些都是利用科研活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利条件。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专业思想、治学态度、创造精神、献身精神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教育,这是其他教育途径无法代替的。因此,大学德育充分利用科研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科研过程中,教师在指导课题、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科研活动中,教师指出研究方向,提出研究课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他们对事业的责任心和对科学的进取心,培养他们坚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在科研活动中,教师以身作则、严谨治学、一丝不苟、实事求是、讲求高效的科技道德和良好品质,无疑在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教育学生。大学所开展的思想品德评定、评“三好学生”、评奖学金的“三评”活动,是引进竞争激励机制的重要体现,是不可缺少的大学德育途径。它可在各方面激励学生开展友谊竞赛,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学生要求进步的自觉性,营造人人争上游、个个创先进的氛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品德评定有利于德育评定制度化、德育标准具体化,从而使学生思想品德有一个衡量的尺度;有利于促进德育工作的深入和发展,从而增强德育的有效性;有利于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从而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风气。第二课堂是针对第一课堂而言的,即根据大学生的不同兴趣和个性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又可和第一课堂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是道德教育途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活动教育对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党团工作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德育首位的关键途径。它包括学校各级党校、团校教育、党团建设及活动、党员教育以及学生会工作等。德育本身就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共青团是党的后备军和得力助手,因此,必须加强党团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等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努力通过党团工作落实德育目标。学校党委除了加强对学生德育工作的领导,把握好德育的方针政策外,还应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利用培训形式,抓好思想、组织和作风整顿,严格组织生活,组织大学生党员进行党纪、党风、党性教育。党组织应抓紧在学生中的建党工作,在大学生中建立党章学习小组,把要求入党的学生组织起来,采取党员分人负责,长期联系等形式,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通过他们带动和影响全体同学。共青团是党的助手,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团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党团基本知识,明确党的性质、任务和组织原则,明确合格团员的标准。同时,还要加强组织建设,进行组织整顿,开展“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的教育活动,在团支部和团员中,开展“创先进团支部”和“争做优秀团员”的活动。党团工作这一途径除了必须坚持抓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抓好党团基层组织建设外,还应与学生会的建设结合起来,用党风建设带动校风建设,用先进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学生共同进步,为在学生中发展党员提供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