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交通及通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的人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不但加速了各地物品的交流,也强化了各地制度、生活习惯、信仰与文化的互相渗透。全球一体化(Globalization)的现象正在加剧。 不过,交通及通讯科学技术的发展只给全球一体化带来更大的方便。全球一体化背后还隐藏着巨大的推动力,就是国际贸易带来的商业利益。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个人追求的“渴求商品”(Desirable Good),存在着通过国际贸易而带来购买者、贩卖者和中介者的商业利益。每年全球到外地留学的人以10万计,涉及巨额的外汇流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开放市场的谈判中,也有涉及“知识贸易”范围的例子。 发展中国家的高校,有没有进入国际竞争性市场的能力及准备呢?在资讯科技及电子联网的高速发展下,“网上大学”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在全球一体化的推动下,它将会毫无国界阻隔,让学生安坐家中,进入一个充满各式商品的国际高教市场。本地的高校及政府会有怎样的应变策略?本国高校学生数目的增加和政府资助能力的减退,早已迫使高校进入一个竞争性的市场,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高校必须检讨各个环节的运作,开源节流及寻求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高校又会有哪些财政策略的选择呢? 一、世贸组织(WTO)与“高教贸易” 世贸组织(WTO)是一个监督机构, 会员国之间籍着这一机构的监督, 保障以下三个国际性协议得到遵守:(一)关税及贸易协议(GATT)。(二)专利、版权、工业设计及商标协议(TRIPS)。(三)服务贸易协议(GATS)。教育是属于第三个协议中的一个项目。第三个协议所包括的国际间服务贸易一直在上升,从1980年的17%上升到1992年的22%,总额达9300多亿美元(Hoekman,1996)。可以预见, 随着“高教贸易”的全球一体化和市场化,国际间的服务贸易总额将会得到进一步推高。 世贸组织对服务贸易的界定,包括了四类模式,其中第三类由消费者进入供应者的国家或地区进行(例如旅游),最符合“海外留学”的状况。每年全球到外地留学的人数以10万计,涉及巨额的外汇流动。就以亚洲5个主要留学生“输送国”来计,1993年到1995年期间, 平均每年有超过30万学生在较先进的国家留学(UNESCO,1998)。以每人每年学费及生活费1万美元计算,其中涉及的“经济活动”达30 亿美元(见后文表一及表二的估算)。 这种“经济活动”究竟谁得益呢?历来都有很大的争论。从个人角度来看,到海外留学可以带来可观的收益,它不但扩大了个人的视野和增加了个人的选择机会,学成以后,个人更可以通过就业的优势,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钟宇平,1991)。因此,往海外留学,私人得益很大。从输送学生的社会来看,除了那些学成回国工作的人,可以给本地社会提供不同范畴和数量的专才外,海外留学更可以舒缓本地升读高教的压力,减省在本地筹建高校的成本(Lewis,1979)。 但不少国家对让本地学生及学费外汇随意流出,是有保留的。本地的大学面对较优秀生源的下降和学费收入的萎缩,也会有意见。因此,有些国家便设置各种“贸易关卡”,防止外汇流失和保护本国高校的发展。但正如在其他范围的保护关卡,对贸易双方都是不利的。有关的争论,迟早会被提到世贸组织(WTO)的议程上去。 二、“网上大学” 原来的“高教贸易”市场需要接受者或施与者越过国界去交易。交通工具的改进,加速了这种交易活动的进行,但毕竟仍须个人的流动,要设置保护本国高校的关卡,仍不会太难。不过,在资讯科技及电子联网的高速发展下,“网上大学”已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它将会在毫无国界的阻隔下,让学生安坐家中,进入一个充满各式商品的国际高教市场。第一所得到学术评审(NCACS)认可的美国“网上大学”,在1999 年3月正式“开业”(South China Morning Post,1999.12.2)。其实通过个别“网上课程”,进行自学进修,在美国本土已相当流行。只不过以此作为“国际贸易”的手段,仍未普及而已。 现时的“网上大学”仍受到两方面的规限。第一是资料输送速度。第二是市场的拓展。第一个规限将会随宽频技术的出现和改进而得到舒解;第二个规限,早晚会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议题,冲破保护主义的关卡规限。事实上,国际性的遥距教育单位,现正开始进行联网,组织成更庞大的跨国机构,例如“国际公开及遥距教育议会”(ICDE)、“欧洲遥距教育联网”(EDEN)和“英联邦公开学习”(COL)等。 三、成本回收与财政多元化 进入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高校必须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这不单只是因为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出现与激化。本国高校学生数目的增加和政府资助能力的减退,也迫使高校检讨各个环节的运作,开源节流及寻求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与此同时,各高校的层序分化,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分化,将会受到各高校面对竞争市场的能力及策略所影响。高校会有哪些财政策略的选择呢? 通过收取学费及逐步调高学费,以便向学生回收更大比率的高教成本,是世界性的趋势(陆根书,1999)。随着经济发展及藏富于民的条件的出现,个人不仅仅可以承担更高的学费,由于中学教育已趋普及,将会有更多的个人去追求高等教育。后文表三及表四分别列出一些先进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学费占高教经费比例在近年的变化。总的来说,这个比例在全世界都有上升的趋势。而这趋势在私立的高校中,尤其剧烈。由于私立高校的收费通常较高,更加强烈地反映了个人付费能力及意愿上升的情况。在中国大陆,高教由国家统包的现象,在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起了很大的变化。从后文表五可以看到学费占高教财政来源上升的趋势,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情况,并无很大的分别。因此,高校不但可以厘订较高的学费,而且可以扩大招生数目,提高规模效益,增加经费收入。换句话说,高校将要逐步进入一个充满竞争的“自由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