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随着全球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各行各业的结构性调整和重组,社会及区域政治的诸多变化,尤其是就业市场格局的改变,迫使人们认真反思及审视大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那种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传统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严峻的就业现实使我们不得不从高等教育是理论知识学习与走向职业生涯的中间媒介的角度来思考未来大学的社会功能及办学方向。其实,大学除了有责任向学生传授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其使命之一便是要为它的毕业生就业提供必要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或许我们应该把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看成是促成未来职业成功的诸多要素之一。当然,不能否认高等学校声誉的相当部分来自于它的教学水平及学术研究成果。但是如果我们过分陶醉于象牙塔内,与外界社会隔离,那么,我们的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必将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大学毕业生失业率明显上升,达10%-20%已不足为奇,甚至一些声誉甚佳的理工科和商科大学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而且这种状况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今年4月应北京大学的邀请,我曾到中国进行为期3周的访问讲学,了解到中国目前也面临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我们曾就大学毕业生获得职业成功的问题作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包括工程学、建筑学、医学、法律、经济学、心理学等不同专业的3400多名毕业生参与了此项调查。与此同时,我们还访问了部分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及主要领导,得到并归纳出使毕业生顺利就业并取得职业成功的5个要素。 1.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包括坚韧不拔的毅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充沛的体力和精力,自我管理的自主性,灵活的应变能力等)。 2.人际关系技巧(即交际能力,适应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 3.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即具有广博的、综合性、跨学科的知识组合,及多元文化的教育背景)。 4.有效的工作方法(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策划运筹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5.敏锐的、广阔的视野(即具备创业者及企业家精神,能站在全球的角度以多向思维甚至是批判性思维方式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在世界各地寻求发展,开拓事业)。 用以上5个要素来衡量,当今的大学教育质量显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必须看到,目前的大学教育很难满足实业界对成功就业者的期望。因此,必须改革大学的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方法、管理模式、学习方向定位和人际环境等,以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增加获得未来职业成功的机会。 那么,为帮助学生毕业后顺利走向职业生涯,大学可以作哪些努力呢?以下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一些作法。 1.调整课程设置,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尽管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具有不同的含义,但我们不能忽视所有学生最终都要面临就业问题这一事实。所以,无论什么专业在课程安排上都要将职业培训内容考虑进去,这很重要。当然,那些技术性学科,如工程、医学、法律等的教学计划中很自然地要安排学生实习,接触实际,但是一些人文学科和纯自然科学学科恐怕就有永远被理论学习和专业研究垄断的危险。这里顺便提一下,我们瑞士联邦工业大学高等教育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学习成绩与未来职业成功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因此,大学教育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开设综合性的,具有多种价值取向的,跨学科的课程。改变传统的局限在教室里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学生积极投入的专题讨论、小组学习、问题学习、辩论会、模拟实验、实地课题调查、个案分析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学会集体协作及与人相处,通过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为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认为,高等教育与一般职业培训(在公司或职业学校里进行)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大学应该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多向思维能力,并关注更广泛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这些是职业培训机构很难作到的。 2.注重实习与实践 除了努力使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及未来求职的需要外,还应该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实际。例如与公司、企业、公共事业机构、医院、学校、实验基地、基金会、各种国际组织等合作,使理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交替进行。这种职业实践可能不太正规,比较零散,但是许多大学将它在正式学位课程中系统地、有计划地加以安排并适时评价的做法,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比如,加拿大的Sherbrooke大学,丹麦的Roskilde大学及法国的Ponts et Chaussees大学等。如今用人单位在招募大学毕业生时通常都十分看重其实践经验,没有实践经验经常成为取得工作机会的一个障碍(译者注:目前,在我们中国也存在这个问题,学生们常常抱怨,我们刚刚迈出大学校门怎么能有实际的工作经验?显然,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忽视了大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以积累经验这个有效的办法)。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些公共机构才付给某些公司、企业等部分培训经费,以鼓励它们为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提供适当的培训而不仅仅是付给失业金。初步统计调查表明,这种培训对降低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有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