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41 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074(1999)04-0073-05 大学生是一个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思想比较活跃、思维比较敏捷的特殊群体,富于青春的活力和发展的潜能。他们既是人类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各种专业知识的汲取者,也是促进知识传承与更新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后备力量。如何在他们汲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笔者近年来所进行的研讨式教学改革对此做了一些探索。 一 研讨式教学是将研究与讨论贯穿于课程始终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根本不同于注入式讲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旧模式下的“满堂灌”和“一言堂”,实行在教师指导学生研究问题基础上展开讨论的师生群言堂,重方法传授,重能力培养,重学生主体作用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通过指导学生研究和讨论问题,强化了包括科研能力在内的多种能力的培养,在实行了研讨式教学改革的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九六级历史基地班和九六级历史教育专业班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调查,基地班20人中,有8人认为,与通常教学相比,研讨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能力与素质“确有很大好处”,占40%,12人认为“确有一定好处”,占60%;教育班63人中,认为“确有很大好处”的36人,占57.14%,认为“确有一定好处”的27人,占42.86%。可见,绝大多数学生都肯定研讨式教学对于他们提高能力和素质是必要的、有益的。在基地班的学生中,认为通过研讨式教学改革,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学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的分别占70%、85%、90%、80%、70%和45%;历史教育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上述能力得以提高的分别占41.65%、92.66%、77.78%、92.06%、38.5%、28.57%。 二 为了弄清研讨式教学与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必要对科研能力的内涵加以界定。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能力是影响人的活动任务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够胜任某种工作或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这些条件可以是主要由先天因素决定,也可以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而得。先天的遗传条件是能力发展的前提,要形成卓越的才能,需要天资聪颖这样的遗传条件。但对能力的发展和形成起重要作用的还是学习和社会实践。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指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技能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注: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41.) 现代心理学还将能力区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这样一些解决一般问题都需要的能力是一般能力,而从事某项专门活动如绘画、音乐、写作等的能力则是特殊能力,它需要以一般能力为基础,又需要掌握某个专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不仅需要掌握某个专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有本专业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要完成预定的科研任务,至少需要如下10种能力: (1)检索文献的能力,即要懂得查找与课题有关的资料线索、著作、论文,使用相关的工具书。 (2)收集资料的能力,即按照索引有目的地查找和搜集有关资料,这就要学会利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力求详细地占有资料,必要时还须进行实地调查。 (3)阅读文献资料的能力,既要能阅读古代文献和历史资料,又要能阅读外文资料。这是在检阅文献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力。 (4)鉴别资料的能力,即对搜集或调研得来的各种资料进行处理,鉴别其真伪与价值。 (5)归纳综述能力,即要把收集和阅读的文献资料加以疏理和归纳,综述有关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前沿情况。这是做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 (6)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就是能从众多的资料和事实中发现和提出有一定创新意义和研究价值的问题。 (7)逻辑思维和分析综合能力,也就是能够遵循逻辑规则,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将其联系起来加以思考,在新的联系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新的属性。 (8)创新能力,也就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运用新材料解决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角度,或提出新看法、新观点、新假设。这就要求运用创造性思维,要创新,要有新意。 (9)文字表述能力,既要将研究的结论用文字有条有理、有论有据的表述出来,以成果的形式呈现出来或予以发表。 (10)口头表达能力,这既是进行交流和讨论的需要,也是在研究结束或告一段落后作学术报告的需要。 上述10种能力对于全面完成科研任务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也都是形成科研能力的必要的成分,可以把它们视为科研能力这个大目的10个细目或子目。勿庸置疑的是,科研能力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富于创造性的特殊能力,既不是人人都能具有的,也不是一下子从整体上可以培养起来的。它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培养过程,更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训练以促进整体能力的提高。因此,对上述10个子目中任何一目的训练成效都有助于达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