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在近日召开的'99大学教育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高等教育大众化也是与会专家讨论的一大热门话题。 全国高等教育研究会理事长潘懋元教授指出,大众化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于70年代提出的,他把高等教育发展分为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所谓高等教育大众化,按适龄青年可进入大学学习的百分比划分,如果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或超过15%,即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达到或超过50%即进入普及化阶段。目前发达国家远远超过大众化阶段,1995年统计便已达到40.2%;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比例达14.1%,已接近大众化。中国1997年的统计是7.1%,1998年为9.6%,离大众化尚有一定距离。为此,我国将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到200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将达到11%,2010年达到15%,基本实现大众化。 专家们强调,将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或超过15%看作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指标,虽然无可厚非,但并不全面。高等教育大众化除了量的变化,还有“质”的变化。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胡建华博士分析指出,所谓“质”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培养目标的多样化。过去注重人的培养与社会化,高等学校首先为政府和国家服务,培养的人才是政府实现发展计划的重要手段,这是50年代起我国制定的方针。在大众化阶段,由于学生人数大量增加,学生求学目的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高校目标除了培养专门人才外,还会增加诸如提供职业培训、提高知识文化、教养水平等新的目标。其次在于培养方式的多样化。过去高校按专业招收新生,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统一规格的教学计划,人才培养就是这一教学计划有顺序展开、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在大众化阶段,学生则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与空间,在课程组合、安排方面学生由被动转为积极主动,他们有更加灵活的学习空间与时间。 而高等教育宏观体制的变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最显著的体现。在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体制将由单一的国家所有转变成中央、地方和民间三种成分并存的教育体制。过去我国的高等教育都由国家包办,在大众化阶段,由于入学人数剧增,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继续包办下去,要发展高等教育,必须激发民间投资教育的愿望。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钟宇平教授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NP与个人收入的增长曲线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个人投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能力和意愿在不断增强。国家实行收费教育并发展私立大学等,应该说给了个人投资教育的机会,也让过去无法上大学的人有了提升社会地位的机会。他说,香港80年代高校的入学率才3%-5%,1989年实行扩招后,短短5年就达到了18%,这期间为香港培养了许多适应本地发展的有用之才。钟宇平强调,高等教育不单是人力资本投资,也为改善社会整体生活状况在创造条件。胡建华博士也认为,目前教育部认可的民办高等学校仅30余所,仅占全国高校1022所的3%。随着入学率的提高,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即使将民办高等学校在全日制高校中的比例提高到10%,对于我们这个高等教育大国来说也不算过分。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很多人担心数量增加,必将导致学生质量下降,今年我国扩招48万新生,我们就不时听到这种言论。对此,专家们提出必须改变传统的质量观。香港教育研究所所长卢乃桂教授指出,在大众化时代,衡量一个高校的教学质量应不同于精英阶段。潘懋元教授也认为,要改变我们目前的教育质量观,不能用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等来要求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以往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单一的本科教育,主要培养为国家服务的学术型人才,而在大众化阶段,由于学生求学目的各异,高等教育从而也应当有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就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同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