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期以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中短期拉动的作用引起各方面的关注。高等教育不仅被认为具有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的长期功用,也被看作可以在中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居民消费,带动教育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主要就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变化对于国民经济规模和就业规模的中短期影响进行估算分析。 一、高校扩招对经济和就业规模影响的定量分析 (1)高等教育的产出乘数及其影响力系数 为了分析高等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国家统计局曾在1992年118个部门投入产出表和1997年124个部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将其中的教育部门分解成高等教育部门和非高等教育部门,分别作成1992年的119个部门和1997年的125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使用分解后的投入产出表可对高等教育部门最终使用的增加所带来的社会生产总规模及其影响力进行分析。分析中我们使用了列昂惕夫逆矩阵。该逆矩阵中有两个重要概念,一是“产出乘数”,另一是“影响力系数”。“产出乘数”,是反映某些部门产品或劳务的最终使用增加一个价值单位时,导致的国民经济总产出的增量。“影响力系数”,反映了特定部门对国民经济总产出的拉动力度的大小。如果特定产业部门对其它产业部门直接间接的相互依存程度高,影响力系数就大,否则就小。 应用分解高等教育部门后的投入产出表得到的有关数据结果见表1。以1997年为例,高等教育部门产出乘数为2.26,即高等教育需求增加1亿元,国民经济规模将扩大2.26亿元,低于各个部门产出乘数的平均水平(2.67)。 表1:有关部门产出乘数与影响力系数 高教 非高教 保险业 汽车制 房地 造业产业 1992年 产出乘数2.17 1.652.313.091.65 (119个 影响力系 部门) 数及其排序 0.82 0.620.881.170.63 (97) (116) (90)(22)(115) 1997年 产出乘数2.26 2.212.303.26 1.63 (125个 影响力系 部门) 数及其排序 0.85 0.830.861.220.61 (100) (103) (96)(8) (123) 建筑 铁路机械电子计 日用各部门 运输设备算机 电器乘数均值 2.91 2.992.963.18 3.16 2.64 1.10 1.131.121.20 1.20 (40) (33)(35)(7) (14) 3.02 3.172.703.36 3.23 2.67 1.13 1.191.011.26 1.21 (33) (19)(65)(6) (12) 产出乘数、影响力系数固然对描述经济增长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确定特定产业部门对整个经济增长的作用,产出乘数的大小并非唯一标准,甚至可以说不是最重要的标准。判断特定产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主要标准应该是社会对该产业需求的大小。只有需求才会实现最终使用的增加。只有在一个部门最终使用增加的基础上,才能谈它带动其它部门所产生的总产出的增加。也就是说,最终使用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如果上大学的机会供不应求,即高等教育部门的最终使用的增加是可以真实地实现的,那么高等教育就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这也是教育产业被确定为促进经济增长点产业的根本原因。 (2)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大产生的最终使用增加 导致高等教育部门最终使用增加的社会需求可以是私人需求、团体需求、也可以是政府需求。由于需求,私人、团体和政府都会对高教进行投资,产生高教部门的最终使用。我们先对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最终使用的增加进行估计。这种最终使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校为培养一名大学生的成本,称为机构成本,其来源可以是政府投资,可以是学生交付的学杂费,也可以是学校自筹。另一部分是学生为求学支付的各种费用,为了不与机构成本重复计算,这部分不包括交给学校的学杂费,只计算吃、穿、用等求学的个人开支。参照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教育事业费开支的水平(注: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生均经常费已上万元,见《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8》),我们设定高等教育的机构成本为10000元。另根据1998年对北京、南京、西安的14所高等院校的13511名在校生的问卷调查(注:1998年由香港中文大学设计,北京大学高教所参与实施。),我们对高校在校生在1997/98学年间因接受高等教育所带来的支出的平均水平进行了统计。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伙食费、交通费等费用,如果学生不接受高等教育,也会有相应的消费。因此在分析高等教育本身带来的影响时应该将人们如果不进入高校也会产生的原本的消费排除在外,以便分离出由于高等教育学生规模的变动对社会生产所带来的真正影响。为此,定义城镇(农村)学生某项“额外支出”=城镇(农村)学生的某项实际支出(注:数据来源为以上提到的问卷调查。)——城镇(农村)居民所对应的该项的人均支出(注: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则每个学生的机构成本和个人支出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