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及高等教育需求的扩张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也要求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实现战略性的转变。这种转变集中表现在: ——实现高等教育由单纯人才培养到经济调控“水库”的战略转变 隐藏在高等教育矛盾背后的,是中国众多的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容纳能力的矛盾。中国正处于人口高峰期,众多的人口不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就业,就必然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就业。就业年龄越小,就越加重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为了调控就业与经济发展容纳能力的矛盾,中国应当把高等教育作为国家经济调控手段或“水库”,放活高等教育,采用一种有控制的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即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 ——实现高等教育由单纯满足社会需求到满足两种教育需求的战略转变 这种教育战略转变有两层含义。在微观上,目前高校教育改革存在单纯满足社会需求的倾向,只考虑满足职业对人才数量、质量、素质和结构的需求。这样有可能出大量的“科技人”、“经济人”。高等教育改革必须体现终身教育思想,把教育改革建立在满足社会和个人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在宏观上,高校招生规模和结构的设计,必须考虑两种教育需要,不能仅仅从教育经济的角度考虑。 ——实现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由单一到多元化的战略转变 这种教育战略转变应当树立五种观念:(1 )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福利性投资,更是一种战略性、基础性、消费性、受益性和人才资本性的投资。(2)国家不能承诺与其财力不相适应的发展教育责任。 (3)应当树立教育是中国家庭最大消费的观念。 在解决了温饱并拥有现代耐用品的中国家庭,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成了中国人的最大需求。(4 )应当建立非国有资源或混合资源(国有和非国有资源按一定比例混合)规范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机制。(5 )应当逐步建立公立高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财务机制。 ——实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由单一到混合调控方式的战略转变 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有:政府行政调控方式、市场调控方式和混合调控方式。政府行政调控方式的优点是,可借助政府权威和等级机构,迅速有效地调动一切资源去实现教育目标,其局限性则表现为,政府可能得不到充分的有关各类教育需求信息,造成教育政策过分简单化和“一刀切”,既缺乏灵活性,又违背教育需求多元化的原则,造成资源浪费。市场调控方式的优点是,可通过劳动力市场反馈的真实的多样化信息,迅速有效地调配教育资源,其缺点是往往形成无序竞争和盲目过度竞争,也会造成资源浪费。混合调控方式是指教育行政部门综合运用市场调控法、立法调控法、政策调控法、计划调控法、直接干预法,对教育资源进行调配,以便消除各种调控方式的局限性,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由高度集权型向适度分权型的战略转变 目前,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责权过小,严重地影响了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发展和调控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教育现实看,扩大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自主权更为紧迫更为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