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呈现出虎虎生机。回眸“九五”成就,面向“十五”计划,流行话语此起彼伏,从素质教育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从产业化趋势到拉动内需,从规模效益到法制化进程……凡此种种,无不标明高等教育的发展正不断调整走势,步入健康成长的轨道。 当然,促进事物发展的角度亦有不同。一种为褒扬、激励而致锦上添花之效果;另一种为争鸣、论辨而致否定之否定的升华结局。理智的决策当然来源于兼听。正如林肯得“牛蝇”之启示而在智囊团中专设质疑人士一样,高教的健康发展大可听一听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声音。故以下散论,皆为基层人士直觉之见,仅供争议。 一、高教法 中国人的法律意识较为奇特。在客观视角上,一般视守法之人为愚夫子,能游离于法制之外的人为聪明人,于是就有绿灯行、红灯亦行的法律规避行为获广泛赞誉;在主观视角上,一般认为有利于自己的就是好法,不利于自己的就是歪法,更进一步说就是符合习惯就遵循,违背习惯就抵制,于是就在大力批判个别偷漏税行为的同时在整体上继续偷漏税。由此造就许多叶公好龙之人。 田成有等人在“中国法制的西化与本土化之争”一文中分析:“中国法律制度的变迁,大多数都是‘变法’,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这样的法律制定颁布后,由于与中国人的习惯背离较大或没有系统的习惯惯例的辅助,不易甚至根本不为人们所接受。结果是国家制定法的普遍无效和无力。”因此,虽有《教育法》,但教育该怎么办还怎么办;再出《高教法》,大学之无奈仍是无奈。于1999年1月1日起实施的《高教法》,在被广泛学习领会后搁置一边。以办学自主权为例,首先是政府能不能真正下放给学校这个独立的办学法人实体,其次是大学、特别是公立学校敢不敢断奶自立,独立运作去承受挑战和压力,靠自身实力获得教育的精神和物质回报。若非如此,则“自主办学”仍是奢谈,神圣的《高教法》顶多也只是在会议上和文件上必须引用的一个字眼而已。正如田文中所指出的那样,“许多法律制定出来后,难以在社会中实际发挥有效的和积极的作用,而只是一种看上去漂亮的‘间架性结构’”。无法时呼唤法律,有法时则打擦边球是这个时代的写照。闯红灯,占车道和创新超越是形式相同、本质相背的两类行为,我们一般而言是将其混为一谈的,就骨子里说又是认同前者而排斥后者的。 二、创新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从来就是一种创造性职业,教育创造是教育活动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换言之,创新本来就是高等教育本体理应具有的价值属性之一,只不过被遗忘了多年。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创新陡然成为流行用语,而且立马构建出一系列的“工程”和“系统”。然而笔者却理智地认为,创新一事虽经文件抄作,政策强化,并确立了严密的逻辑建设系统,但因缺乏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机制和承载体,所以其实效仍是未知数。今天,教育创造因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的复杂要求而变得更为迫切,然而高教管理机制和大学自身却处处表现出与创造活动格格不入的平庸。就象卡尔·罗杰斯所说的那样,“总是倾向于培养循规蹈矩的恪守陈套的人,这种人与其说是自由的思想者、创造者和具有独特性的人,不如说他们仅仅是‘完成了’他们的教育的人。” 许多人不懂得,只有基于先进教育思想而又反过来发展教育思想的教学实践,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创造性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教育效果。有识之士认为,“不应该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教育创造的规律和实例,而应利用它们在各种具体条件下帮助寻求最优方案的促进因素,否则它们还有可能成为创造活动的阻碍。”心理学家们还明确指出,如果不能充分形成创造过程本身,那么无论如何也不能形成它的前提:创造才能、创造观点和创造的倾向性。 因而,创新之法其实并无定法,其生命力源自显性的教育思想、管理体制、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以及隐性的学术气氛、校园环境和师生互动等多重因素的交叉作用。所以谈创新更不能孤立地喊几句口号,或局部地修正一下教学计划。如果不能突破僵化的宏微观管理体制、千校一面的教育模式、行政化的晋升激励系统和封闭的办学质量调节机制,则“创新工程”难免会演变为新一轮的平庸。 三、情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精神生活的意义就是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唤起他个人的人格独特性。”他确认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重要的杠杆是“情感动力”系统。他认为,绝不能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教育应着眼于以教育者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动力”。 与“创新”、“素质”等词相比,“情感”一词极不走运,至今无重要领导提及倡导。然而,教育之所以有别于其他行为,除传道、授业、解惑之功效外,全在于情感的渗透和激励。办学者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热情,教师对学科学术的执着和痴爱,种种无声的、无需功利回报的关爱滋养着学生的身心,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术的拓展产生着巨大的推动力。研究表明,学生态度冷漠的根源,就在于教师本人在工作中缺乏热情。赫尔岑,俄罗斯历史上划时代的思想家,上学时常被他的老师训斥说:“你不会有出息的”。可当这位老师了解到他的精神世界后动情地说:“我的确以为你不会有出息,不过你那高尚的感情会挽救你。但愿这些感情在你身上成熟并固定下来”。这位不苟言笑的老师还以激动的拥抱将他的革命热情和自由主义信念传导给年轻的赫尔岑。有学者称此举不仅造就了赫尔岑,还造就了俄罗斯。 当我们的学生面对着那些无表情的管理者和冷漠地重复着教案的教育者时,他如何会热爱老师,热爱学校,热爱学术,热爱教育呢?他又如何会萌生为科学真理和教育事业献身的念头呢?正如一位老先生所言:“不要怪学生不听课,首先要想想你讲的东西是否有价值。”缺乏情感的管理是机械的,缺乏情感的教育是虚弱的。今天,正是由于情感因素在教育诸环节中的流失,才从一个层面上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和教育质量的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