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即将到来,特别是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乃至文明形态都在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如何培养和塑造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并在社会变革中有所作为的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从理论到实践上的各种探索,实质上都与这一问题密切相关。笔者认为,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创新教育,其核心目标应当是塑造具有独立创业精神、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格。 一 一种教育思想的提出,特别是关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确立,总是表现为教育对社会与时代变革的回应与选择。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社会组织管理的高度集权化,社会生产交换与分配过程均按照权力部门的指令性安排进行,人们的社会职业、角色以及社会对某一社会成员的知识结构、工作技能的要求往往是单一、固定的。与之相适应,高等教育在投入与产出的过程中也严格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征,即按计划统招统配。在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强调人才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在学生分配就业方面,完全按照国家计划实行统配,而且往往是“一次分配定终身”。长此以往,从学校到学生都养成了一种对国家管理机构的依附心理,而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职业,社会生活的封闭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固定性,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依附倾向,从而使高等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都忽略了大学教育的重要主题:自主人格的建构和主体意识的确立。调查显示,大学生就业意向的首选目标,比例最高的仍是国家党政机关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即使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三资企业和个体企业表示兴趣,但吸引他们的主要是这类企业的高待遇、高收入,而不是那种灵活的用人制度。一些学生缺乏独立竞争意识和进取创业精神,对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存在畏惧心理,他们渴望获得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生“安全带”——理想的职业、稳定的收入、安宁的生活、广泛的保障等。可以说,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必然结果,它把人作为实现社会目标的某种工具,这种工具有着特定的功能、型号和使用范围;把学校理解为锻造这种工具的车间,而不是作为培养有着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需要的新人的地方。 传统依附性人格的形成还与我国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公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密切相关。我国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即使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偏低。一方面,国家限于举办高等教育能力不足,特别是国家支撑城镇户口居民各种社会保障的能力有限,对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实行严格限制,直到90年代初每年只有5%—6%的适龄青年能够跨入大学校门;另一方面,“物以稀为贵”,对被称作“天之骄子”、“社会精英”的大学生,国家和社会也给予了特殊的待遇。每一位大学毕业生(特别是统招生),都是绝对意义上的“国家干部”,工作岗位、工资待遇等均由国家统一安排,衣食住行、生老病退均由国家“包”下来。尽管时常出现的“用非所学”现象使部分大学生对计划分配政策有所不满,但与其从中得到的现实利益相比较,不少学生还是感激和留恋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的“统”、“包”政策。高等学校也没有由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可能招不到学生或学生分不出去的压力,因而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上缺乏自我变革的内在动力。 这种工具主义和精英主义的教育模式在市场经济时代遇到了有力的挑战,这种挑战至少来自两个方面。一种挑战是各种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分配方式的市场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将或迟或早地被推向市场,在市场上进行“双向选择”,即个体作为利益主体选择社会,社会也依据某种需求选择个体,而且由于社会职业变迁、产业调整以及社会资源供需状况的变化,个人与社会的双向选择会经常性地发生。在这种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中,一个人的职业、角色、收入、地位、待遇乃至工作与生活空间都会产生变动。这就意味着在市场经济时代,个体行为在获得了主体性的同时,也充满了各种变数和不确定性,个体只有不断增强自主意识和应变能力,才能在市场化时代赢得主动,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把握发展机遇,实现自我的人生理想和社会价值。 另一种挑战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出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日益强烈;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也为更多的人进入高等学校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因此,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是必然趋势,而且正在日益迅速地推进。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每年以7.25%的速度增长,1997年的增幅达8.83%,1999年国家在原定招生规模之外,又增加几十万。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到百分之十五左右”。实现这一目标将从根本上改变现在大学生作为高层次“稀有短缺人才”而具有的市场优势。可以肯定地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增加,就业市场上人才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高学历的优势将为高素质、高水平的优势所取代。 二 现代大学适应社会变革所要努力培养的具有独立创业精神,其基本内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有学者认为,从“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主题的转换,意味着当代教育的一种转型。显然,这里所谓“生存”,不是指一个人自然生命的存在与延续,而是指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独立开辟生活道路、并自主创造人生价值的能力。传统人格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工作靠国家、发展靠关系”等等就是这种依附心理的体现。而现代人格强调生命独立自主,有独立面对生活,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其中包括在不同环境中从事不同职业、遇到各种情况时的人际交往能力、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