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0 —5293(1999)04—0158—06 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生产区位论者奥古斯特·勒施在论述生产区位定位时曾指出:“一个合适的区位,必然是一个能保证事情会更妥善发展的区位”[1](P1)。 合适的区位必然会使其区域内运营单位的成本最低,利润最高,效益最好,针对性最强,适应、服务、促进功能最易发挥的区位。高等学校的区位指向也遵循此理。高等学校的区位指向主要是指高等学校的空间分布指向区位和市场服务指向区位。随着市场深化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高等学校的空间分布状态和市场区位指向必然会随着经济的市场化发展而发生市场化变迁,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是近年我国高等学校进行的大规模调整、联合、合并和合作,牵扯并引发很多复杂问题,因此,研究市场化条件下高等学校的空间及服务市场区位指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学校空间布局的区位指向及其演变 从发展历程来看,与早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早期高等学校的“象牙之塔”性质相适应,早期的高校首先建立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中世纪大学如此,十八九世纪的大学更是如此。直至当代,为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许多公立大学、国立大学空间区位的确定还主要考虑该地区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私立高等学校则不仅考虑学校区位对学校投入与产出可能产生的影响,还考虑该地区吸纳人才的能力、生源的保证及高等学校可能产生的辐射效应和经济影响。因此,高等学校空间区位已愈来愈有规律可循。 当代大学区位定位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这与中世纪早期大学因某一著名教授的讲学而建立、存在,并随教授的迁移而迁移有很大不同。大学空间区位确定的基本依据是既要符合国家的需要,特别是与大工业时代及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要求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良好的生源市场和人才需求市场,又要有合适的教学环境,有各种因素的协同作用,能产生较好的辐射效应。高校空间区位的选择及市场区位指向的确定,着重考虑的是供求关系和国家的需要,特别是学校社会经济效能的最佳发挥,以便最大限度地体现该校存在的价值。高校的空间区位选择不仅关心学校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也考虑舒适、安静、丰富、充实的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包括宜人的气候、优美的自然环境、完善的服务设施、良好的社会秩序以及享受文化、娱乐活动的机会等。一般来说,高等学校多集中并服务于政治、经济、文化或工商业中心,即集中在大中城市,这是世界各国的一个普遍特征。随着工业革命后产业结构的变迁、城市的发展和高校的增多,逐渐形成了高等学校在工业化程度高的大城市的“点状集积”,即各级各类高校在某个点或某个城市集中出现的现象。在生产力水平还不高、高等学校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培养能力有限、接受高等教育依然是一种特权和身份地位象征的时候,高等教育区位的点状集积无疑是必然的。但是,“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普及程度的逐步提高,特别是当代信息技术及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高等院校点状集积的弊端日益显露。 我国高校区位的点状集积虽然有利于形成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形成规模效益。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存在,各高校往往追求大教育和宏观教育,着眼于全国人才需求,缺乏地方服务意识,从而使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造成各学校尤其是同类学校间培养目标的过度重叠和某些方面的市场空隙,形成某些专业人才积压浪费和某些专业人才奇缺同时并存的局面,造成该区域人才聚集和区域外人才缺乏同时并存的局面,形成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的失衡。也就是说,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做好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和对未来需求的预测研究,加强招生的计划性,并根据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教育浪费和人才浪费,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来看,为了消除高校点状集积造成的弊病,建立一种相对平衡的高校布局体制,各国政府开始在原有高校点状集积的基础上,注意区域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建立起系统庞大、专业实用且能结合地方实际、适合地方特点的高等教育网络,推动地方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同步发展。同时,由于各国、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严重不平衡,高校分布的疏密程度便不同。美国由于教育上的地方分权制,因而从建国时起就逐渐构建起一种系统完整、结构合理、分布均衡且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美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教育的合理发展与明确的服务意识。美国社区学院相当发达,以社区为基础的学院多设在全国各主要城镇或城郊,很多公民都可以在大约方圆30公里内(半小时汽车路程)找到一所社区学院。由于它靠近居民,地理位置较近,交通方便,课程实用性强,教学时间灵活,因而颇受欢迎。目前,社区学院在校生已占全美大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其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在法国,为使整个高等教育机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91年5月制定了本世纪末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决定重点发展各种高等职业教育,使高等教育积极参与地区发展。为了缩小地区间的差别,使各类高等教育的发展服务于国家发展规划,决定从1991年起到2000年,优先在一些中等城市建立至少160 所大学技术学院,要求在1995年前增设5万个教学职位, 以适应大学生人数大幅增长的要求。同时调整巴黎大区的高教机构布局,减少巴黎中心区大学的在校生人数,在巴黎周围的新建城市设立4所综合大学, 为了使地方高校的建立落到实处,决定国家在1991—1995年向地方增加投入,增拨款项主要用于各大区大学新建校舍、修缮现有教学用房和学校其他体育文化及学生生活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2](P16)日本在大学布局上也注意控制大学过于集中于大城市的问题,并把推进地方建立大学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即使是一些巨型大学在设计和建立教学科研机构和单位时,也总是充分发挥事业部结构按地区和市场划分设置单位的特点,有资源优势,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有自身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个分校都是一个与母体有关的各具特色的独立实体,在“集中决策”的基础上“分散经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推动整个大学的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