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高等教育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顺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科学的21世纪高等教育创新课程体系,我们应以现代社会发展走向为依据,反观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剖析它所面临的困境,借鉴国外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形成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课程理念。 一、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 (一)我国近代大学课程的演变 近代大学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确立后发展起来的,大学课程内容在原有基础上普遍加强了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为后来大学课程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我国清政府在《京师大学堂章程》中第一次对大学课程进行了全面规划并付诸实施,此章程是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的产物,虽然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但却注入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的新鲜血液。1916年,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北大成了“五四”时期新思想的摇篮。在北大,体现民主、科学精神的西方资本主义式的新大学课程体系得到了实施,幻想通过美国教育制度及大学课程在中国的“移植”,培养中国资产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改造旧大学并为生产建设服务,1952年在思想改造的基础上,开展了向苏联学习的教学改革。当时翻译并采用了苏联各科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各种教育文献资料。苏联课程在中国的大量“移植”,对我国进行旧大学课程改造、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课程体系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苏联课程内容的份量、水平和深度构成了新中国大学课程内容的最初状态,苏联教材的模式一直影响着我们。 1962年,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根据其中有关教学工作的规定,我国重新修订了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强化“双基”课程教学,明确了各门课程的基本要求,组织力量编写教材,同时也翻译了西方国家较好的教材为我所用。 “文革”结束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也开始了历史性的转折。人们在“移植”和“生搬硬套”的过程中,逐步清楚了任何课程体系都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的最基本、最集中和最系统的反映,呼唤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而又饱含全人类文明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课程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风格,但仍然表现出许多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 (二)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 1.“传授知识”取向的高等教育课程 大学作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从一开始就是以普通教育为模式、以传授一般性或基础性知识为己任的。我国的大学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受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的影响,通常认为传授知识是教学的首要任务,课程要以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学生掌握了“双基”,也就等于发展了智力。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课程仍然呈现膨胀失控的状态,教学内容越来越多,教材越编越厚。例如,有一本很有影响的大学教材《电磁学》(注:赵凯华等:《电磁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注:赵凯华等:《电磁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1978年版是744页,而1985 年版却变成949页,但两种版本体系和内容几乎不变。还有一本1996 年出版的《理论力学》(注:孙玉君:《理论力学》,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共 635页,比1979年出版的当时大学普遍采用的《理论力学教程》(注:周衍柏:《理论力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多 294页。多出的主要是例题、习题及其详细解答。许多所谓新编或修订的教材不过是在原来体系和内容的基础上扩充大量新名词和例题、习题,追求大而全的手册式、题典式教材,普遍重专业知识,不重复合知识;重知识积累,不重知识运用。目前大学的基础课多数是20世纪以前的学科体系和内容,教学内容更新太慢,甚至落后于中学课程改革。(注:杨德广:《高等教育专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 363页。) 2.“科学主义”取向的高等教育课程 大学课程学问化是“科学主义”大学课程的显著特征。“科学主义”课程理论认为,学问知识是大学课程的惟一源泉,课程要依据学问逻辑与结构展开,学习者的本性、要求、兴趣这一类心理特点以及社会问题和生活经验等等都不能作为课程内容取舍的依据。所谓学问,是一个专门化和结构化的知识领域。这种观点认为,“正如现代大学这一小宇宙所反映的那样,在今天,知识世界正在急剧多元化。这是树立多样的目的、借助多重方法加以追求多种不同的知识的世界。这诸多研究,通常是几乎不考虑他们相互关系而实现的。……因此,谁也不能完全地描绘任何事物的整体图景。各自只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方法、自己的实践和自己的发现罢了。”(注: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18页。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课程,特别是非人文科学课程都不由自主地采取这种课程理念构建各学科的课程体系和结构,表现出来的特点是:重知识逻辑结构,轻知识发展历史过程;重知识纵向研究,轻知识应用和相互渗透;重传统经典,轻现代思想。例如,有一本影响颇大的大学教材《数学分析》(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为了保证教材逻辑结构严密,一开始就采用ε-δ定义并以“确界原理”为出发点展开。该教材可谓典型的“科学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物,在教学思想的演变和实际应用方面却很少涉及。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近十几年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没有突破原有的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