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7X(1999)03-0044-06 课程改革历来是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在加强人才的全面素质培养,为下个世纪准备创新型人才的情况下尤其如此。然而,由于科学发展的多向性和教育模式上的缺陷,我国的理工类院校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一直存在着某种偏见,致使整个教育自觉不自觉地阻碍了人的素质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今天,当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重新审视并力求使我们的教育适应社会发展时,我们就不能不对我们教育中的这个缺陷进行诊断并提出补救的方案。 一、理工科院校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上存在的几个误区 人们常常会由于自身经历、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的局限,对一些问题存在某些偏见,并自觉不自觉地把这些偏见当作事实或真理,从而形成在某些问题上的误区。一些理工类的专家们包括一些理工科院校的领导在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问题上常常会形成下列一些偏见: 1.“人文社会科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形成此类观念的一个很重要的根据是:自然科学作为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系统化了的知识体系,必须能够经得起事实验证,并能够在相同条件下再现。而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对象的人类社会现象,却往往带有某种偶然因素,除了极个别的现象一般很难人为地再现;判断善恶的标准也不完全在于事情的真伪,而在于是否符合人类当时的价值倾向,特别是政治的需要。 两种不同的价值标准和判断准则,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见解。尽管这两种方式都有益于人类本性的完善,并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中起着各自的作用,但由于学科的过分细划,尤其是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对于自然科学的不公正待遇,使得自然科学在近代飞速发展、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大力量之后,一种新的不平衡和不平等便自然地落在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头上。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一般难于直接地、明显地显现出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更难满足人们立竿见影般的功利需求。 然而,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与人类发展相伴而生的精神现象,不仅满足着人类与物质需要同等重要的精神需要,而且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提供着理论上的思维。尤其是对一个位于社会高层、从事着全局性、整体性工作的人,其决策和管理是否正确而有效,除了他的专业知识外,有无丰富的历史知识以高瞻远瞩,是否具备通观全局的系统思维模式以审时度势,能否有效地协调人际关系以形成合力等等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此,我们只需看一眼科技史上的一些划时代的人物就可以形成共识。牛顿、爱因斯坦、门捷列夫、彭加勒、居里夫人等无一不是在作为科学大师的同时,也作为颇具影响的思想家为世人所瞩目。 因此,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都体现着各自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都具有科学的属性,不同的只不过是各自有着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和判断准则而已。而这两套方法和准则又正随着交叉科学、边缘科学、横断科学等的出现而相互沟通、走向统一。 2.“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科技专业人才培养中无足轻重,充其量只是个点缀或知识面的扩展,远非人才素质的必备要素。” 如果我们的教育只着眼于培养一些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匠,只满足于我们的毕业生能够胜任某项产品的工艺制造,这种观点尽管也不那么令人信服(如语言文字这项最基本教育已属人文教育的范畴),猛然看来还不无一点道理;但如果我们要培养科学技术大家,仅有自然科学技术的教育就远难实现其教育目的了;倘若我们真正实现“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残缺的教育就显得过分荒谬了。 对此,我们无需从人的本质及其发展意义上做详尽的逻辑证明,只需看一看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事实和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就可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相反结论。 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尔德·霍夫曼教授在谈他从难民成长为诺贝尔奖得主的经历时,不无感慨地说:一个人要想成为优秀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人文修养。因为,一个科学家只有自然科学生活,就只能是个“残缺不全的人”。缺乏人文素养,很容易使人从简单的角度片面地看待世间的一切事务,使自己的事业很难取得成功,自己的人格也不可能完整。我国著名数学家王梓坤教授也曾寄语学理工的学生:科学界著名的老专家除了有过人的勤奋和出众的才华外,还有卓越的见识。有识才能看准方向,选好道路,不走大的弯路和错路;有识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在各种环境中乘风破浪而不被波浪所淹没;有识才能登高临远,思想开朗……而识的取得,既靠实践中总结经验,也靠学习文史哲,一个人的实践非常有限,而文史哲则集中了古往今来亿万人的社会经验和认识,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出于同样的考虑,德国的教育家们认为:一个只有自然科学而无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学校,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专门的技术学校,而远非一所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事实上,柏林工业大学在二战后增设的第一个系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1988年起,着手实施一套“工程师教育探索性改革计划”,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五类课程:文学及原著研究;语言、思想与价值;艺术;文化与社会;历史研究。要求所有的本科生都必须在此五类课程中至少修习三类,并允许学生选修非技术学科作为副科。因为:“一个专业工程师生活并活动在一个社会系统之中,要理解文化的和人类的价值。人文学科不能再被视为仅仅是糕饼上的糖霜。”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取代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毕业生的地位。”我国清华大学也在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下决心于1993年底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并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