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范围内的大学改革进程 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财政与管理改革已呈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在那些工业技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政治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传统也不相同的国家之间,在欧洲大陆国家、英国、美国、前苏联或混合模式的国家之间,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或普及化、以公立大学为主或以私立大学为主的国家之间,在相当富裕或相当贫穷的国家之间,其高等教育财政与管理改革模式是相似的。本文试图评述90年代后期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财政与管理的改革进程,并对下个世纪初的发展作出某种预测。 第一,什么是危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危机?世界银行1994《高等教育:从经验中吸取教训》的报告对此作了特征描述。“危机”是指财政极度紧张、过度拥挤、质量下降和拨款减少吗?用“危机”来描述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状况是恰当吗?如果不是,用什么方式和指标来改进其高等教育呢?理由如何?第二,上述国家改革的现状如何?真正实施的改革举措有哪些?哪些仍然有效?哪些不能实施?其原因是回避改革或是改革建议对某些国家不合适,还是高等院校的惰性和抵制改革的阻力比改革的力量更强?第三,改革导致的后果是什么?这些改革是为解决暂时财政困境而作的短期调整,还是某些改革会发挥基础性和长效性的作用?它们对高等教育的入学,特别是对那些因学术或财政上的原因不能进入高校或不能坚持学习的学生有什么影响?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 财政与管理改革的背景有六个方面:第一、公共性,包括目的、政策、收入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公共性。第二、扩展,包括在校生数、入学率、高等教育机构数和高等教育重要性的扩展。第三、紧缩,即低生均开支并继续下降、过度拥挤、教师低薪、设备和图书资料缺乏、体育设施破旧。第四、市场,面向市场寻求解决、获取来自政府外收入的办法日益增多。第五、责任,包括为了学生、雇员和其他交费者的利益而向高校和教授提出的责任要求。第六、质量,更严格、更中肯和更多的学习。 (一)公共目的、公共政策、公共收入和公立院校 公立部分的改革主要针对由公共调控的机构,不管其是否为政府或私人所合法拥有,特别涉及主要依靠公共收入(收入来自普通纳税人)的机构。世界范围内的大学改革已出现为公共目的服务的动向。公共目的包括:作为文化的保存者和捍卫者、文化改革的代言人、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共同抱负实现的工具。这些公共目的被认为是高等教育所应该达到的。这样的高等教育就是公共的,而不管由谁拥有,也不管其收入来自哪里。 改革是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政策主要不是由高等学校的教授或管理者制定的,而是由公共人员(民选的或非民选的行政、立法人员或政府精英,或是影响这些人的当权者)来制定的。改革最终会在某些方面改变教授、学生、管理人员的行为,其方式是通过公共政策,包括法律、法规、行政命令、政府规劝以及接受公共经费的附加条件等措施。这些措施也可能与更加直接的政府控制相结合,如任命或罢免校长,行政控制经费开支,任命和晋升教授,甚至课程安排调控等。 (二)扩展 高等教育第二个改革动向是明显的扩展。它受人们日益增长的进入社会上层的需要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技术密集型经济的影响。导致高等教育的入学要求、机构数量和多样化扩展的力量主要包括:第一,传统的适龄人口绝对数的增长,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一部分亚洲国家最为明显。第二,适龄人口的比例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发展的程度体现了国家传统、城市化进程、富裕程度、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及饱和度。美、日、加及西欧、北欧的大部分国家1/3~1/2的中学毕业生可接受高等教育,相对而言,这个比例只有5~10%的那些国家具有很大的扩展潜力。 第三,大学适龄人口在维度上的扩展,许多工业化国家为成人的职业更替进行再培训,甚至成人消遣性教育也到扩展。第四,个人接受高等教育量(或时间)的增加,它具有扩展和压缩的双重性质。扩展:(1 )知识存量的增加和现代经济全球化竞争要求技能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2)寻求巩固的地位而要求更多的证书类职业教育, 强化了职业继续教育的需求;(3)在较富裕的地方, 希望接受消遣性或者是消费型教育的要求在增长。压缩:(1)短周期、 非大学部分的高等教育相对发展;(2)缩短获学位的平均时间, 包括进行“体面地离校”方式的尝试(学习两三年后不想继续学习的学生,可获副学士而体面地离校,或暂停一段时间再返校继续学习)。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那些低入学率(低于15%)、高出生率和经济增长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要面临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巨大压力;意味着那些人口增长较慢、甚至高等教育第一次接近饱和程度的国家,也可能面临着高等教育系统扩张的压力。 (三)紧缩 90年代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财政困难。尽管“紧缩”在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影响,但主要是由4个因素引起的。 第一是入学压力。特别是在中学毕业生数量增加、高校入学率较低和高等教育规模不能满足增长需求的国家。第二是公共收入日益短缺。(1 )来自其他公共需求(包括基础教育、公共基础设施、健康、公共秩序维护、环境稳定与恢复以及扶贫等)的竞争。(2)许多国家, 特别是曾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不能再依靠过去的方式来增加公共收入。这些国家过去主要依靠国营企业的周转税或增值税(周转税是按产品或劳务在销售中的价格征收,增值税是按进货和售出的差额征收——译者注),或者是用于公共目的的自然资源消耗。然而经济私有化使这种税收出现问题。(3)在俄罗斯以及非洲大部分国家,经济停滞甚至下滑, 给公共税收造成困难。第三是政治方面的因素。在一些国家,公众对公共系统缺乏灵活性和低效率日益不满,相应地转向市场寻找解决办法,包括私有化、松散管制和分权。然而,这种做法受到来自意识形态的挑战。第四是学习领域以最大需求而快速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程度使教授的知识结构和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变得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