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来自教育部的消息,国家将在3年内分别向北大、 清华两所高校注资18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其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并要求将其中的相当比例用于提高教师收入。这项改革措施最直接和让人称道的效果是使教师收入增加,北大、清华的教师最多的一年可拿到5 万元人民币的津贴,加上工资,年收入可达7万多元人民币。 教育部也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共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协议。这两所高校3年内各将获得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注入的12亿元人民币。 复旦大学的安排是将这笔资金中的1/3用于教师队伍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大师级教授每年可享受令人眩目的20万元人民币的津贴。 改革力度:打破“铁饭碗” 此次改革要求各高校精简机构,全面实行教师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合同制。这意味着教授、副教授等头衔不再是终身制。并要求高校实行优劳优酬,工资与岗位、工作业绩挂钩,对优秀人才、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师采取重大奖励措施。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改革方案基本相同,教师分为9个等级,除原有工资之外每月另外发放教师津贴, 最高级为5000元,最低级为300元。 这场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是强调高校学科建设是龙头,对于党政管理机构则要进行精简和调整,克服校部机关“政府化”的倾向,教学与科研组织方式也要进行改革,以提高效率,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二是要强化岗位聘任,打破“铁饭碗”和平均主义“大锅饭”,破除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机制。 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通过建立特聘教授制度、设立“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奖励基金”等办法,培养数百名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带动一批学科达到和保持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 这场改革将牵涉到全国每一所高校中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因此改革方案的一出台,无异于在宁静的校园中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掀起不小的波澜。一度不受侵扰的“象牙塔”内,也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风暴”。 先行一步的四大高校“炸了锅” 据教育部有关人士介绍,本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试点院校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清华大学,尽管人事制度的改革方案在教工代表大会上以97%的高支持率获得了通过,但对一向骄傲的清华人来说也是残酷的,一个马上面临的现实是:清华园里最高与最低收入相差五至六倍,上百名教职工失去了原有的岗位。 清华大学率先将岗位聘任和大幅增长骨干教师收入的激励机制落实在了行动上。校内有校聘关键岗位、院系重点岗位和一般岗位,共分为9级,所有的岗位都是按需设岗,有相应的职责。在每个人的聘约中, 都要明确规定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教师还要提出承诺和计划。如此“军令状”一立,不同的岗位级别也会享受相应不同的待遇。 据清华有关人士介绍,这不是把教授分级,而是把岗位分级。过去评定待遇级别时往往考虑这个人的职称或是他享受了什么特殊津贴,现在却考虑的是他在干什么、能力怎样、业绩有哪些?在同一级别上,可能有教授、副教授甚至是讲师,淡化了身份,强调了岗位职责。 据悉,国内排名第一的清华大学共有2800多名教师,在此次改革中有上百名教职工失去了原有的工作岗位。他们中有的提前退休、有的转到校内后勤等其他部门工作,还有数十人被转到了校人才交流中心,等待“流动出去”。 另一改革试点北京大学校方尚未正式公布改革方案。据悉,北大与清华相似。 然而施行了近50年“大锅饭”和“铁饭碗”的高校人不可能那么平静地接受改革新招,“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引出“炸了锅”的反映也属正常。有人忿忿不平地说:都50多岁了,辛苦工作了那么多年才熬到了副教授;可别人才30岁,甚至有的还是自己的学生,怎么竟然挣得比我还多?据闻,在4个试点高校中有去找领导哭闹的、不上课的、 愤然跳槽的,还有人冲到上级机关“告状”的。 改革需要付出的代价和出现的问题的确不少,但教育部和各校的改革决心都依然坚定。因为只有改革才有希望,如果不改革就一点儿希望也没有了。 不改的现状是什么? 在一片哭哭闹闹的风波之后,高校的现状的确让人不寒而栗。“科教兴国”是人们都熟知的道理,可是高校担负着“科”与“教”的双重任务,自身却面临人才严重流失的窘境。 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高校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仍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这无疑与投入大有关系,我国1998年教育投入109亿元,只相当于哈佛一所大学一年的经费投入。 据一项调查显示,有30%以上的高校教师有跳槽的打算或想法。进一步统计发现,年轻教师准备跳槽的人更多,45岁以下的教师想跳槽的比例竟达41%。这41%以上的年轻教师想跳槽的第一位考虑因素就是收入。原来,高校教师的经济收入与他们的期望距离还有太长的一段差距。以北京为例,多数高校教师的平均月工资为1320.89元, 而他们期望的平均月收入为3568.9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