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在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已延伸到教育领域,不论是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办学形式、招生方式、教学质量、校办产业等方面,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由此出现了经济活动多样化和复杂化现象,随之还可能出现经济活动的无序状态。客观现实要求高等院校内部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改革的力度,加快改革的步伐,深化改革的内容,更新改革的思路,以建立规范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经济氛围,把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推向深入。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思路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是政府主管部门的附属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在财务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的体制。教育投入依赖政府拨款,高校财务缺乏理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等学校由政府机关的附属机构转化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一个依靠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正在形成。在这样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里,搞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高校财会人员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思路。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核算型报帐制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化,在原有的工作职能和范围内注入新的内容。要树立效益理财观,逐步将办学成本与效益挂钩。要研究市场经济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和要求,努力探索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高等教育工作规律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随着目前各高校内部办学形式多样化和筹资形式多元化活动的展开,财会人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是高等院校办学体制的方向,财务管理人员要配合制定一些激励政策给予积极支持。既要认真宣传国家财经法律和有关经济政策,使各种形式的办学创收活动在正确轨道上运行,又要帮助创收部门树立理财思想,同时也要做好一切服务工作,提供一切方便。在分配制度上要打破过去平均主义思想,要拉开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分配距离,创收与不创收不能一个样,效益好与效益差不能一个样。从而调动全校广大教职工参与各项办学创收活动的积极性,筹集办学经费以增强学校办学整体财力。 二、确立财务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正确地位 高等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涉及到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全方位的管理。而财务管理是这一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基础之一。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高校的管理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市场经济已经把高校经济活动与社会紧密连接在一起。面对市场竞争和挑战,高校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校内硬件建设,尽快改善办学条件。而要做到这一切都离不开筹措足够的教育经费。财务管理滞后必然导致教育资源浪费。如果一个学校财务状况不好,资金紧缺,连正常的教学都不能维持,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高校管理必须确立以财务管理为重心,落实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三、切实深化高校财务管理改革 财务管理是高等学校一项基础性工作,它主要任务是:依法多渠道筹措事业资金;合理编制学校预算,并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科学配置学校资源;努力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对学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 当前应针对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依据新的高校财务制度的要求,要特别加强以下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 1、理顺财务管理体制,确保有条不紊的财务工作秩序 财务管理体制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它是组织财务活动,划分财权和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根本制度,它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和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新的财务制度在原有的“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这是深化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活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务管理的需要。各高校都应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一种新型地、实用地、灵活地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要做到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和使用学校的各项经费和资源,对财经工作和财务活动进行集中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其前提是在严格执行学校统一的财经方针政策、财务收支计划和财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财权划分、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由学校和校内二级单位进行分级管理。总之,高校既要坚持学校统一领导财务统管,又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要积极鼓励各系各部门在完成主要教学任务前提下,进行各种形式的创收活动,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分配制度,要切实体现学校、部门、个人合理受益的分配原则。对后勤服务部门,应加快社会化进程,实行自收自支、独立核算。 财务管理体制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科学规范的财经工作领导体制。新财务制度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财务工作实行校(院)长负责制。在这个基础上,各高校应尽快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经济责任制,形成多层次的经济责任制体系。使责任制内容贯穿高等学校财经工作的全过程。 2、确立“大收入”和“大支出”观念,强化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高等学校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全过程,是高等院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高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支出的多样化,原有的预算管理已不符合高校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形成大收大支的概念建立新的预算管理即综合财务预算。从学校的全局出发,既要考虑学校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学校财力的可能,把学校的全部可动用资金包括国家事业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按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综合平衡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统筹安排学校各项资金,全面反映学校整体财务收支情况和总体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