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人们用随时体察到的带有较强规律性和时间性的事体来记述时间。天色的明暗,太阳的位置或日影的正斜,星月的运行规律及其形变,风、霜、雪、雨、露的出现,农时、农作物或其它植物的盛衰,动物的活动规律、人群的活动规律,以及更鼓、晷漏,都可以被用作记时参照系。透过这些记时方式,可以了解不少民族心理和民俗的文化现象。 在钟表发明以前,先人们创造了多种记时方式,他们用随时体察到的带有较强规律性和时间性的事体来记述时间。透过这些记时方式,可以了解不少民族心理和民俗的文化现象。这种记时,大多带有不确切的性质。比如,用日光天色记时,“黑早”表示天未亮时,但究竟指4时还是5时?而且,夏天的黑早与冬天的时间大不相同。“昏黄”“黄昏”指天黑以后,但由于与上相同的原因,也带有相当的模糊性。 一、以天色的明暗记述时间 一天(夜间除外)的时间,从早晨到晚上,天色不断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天色是时间早晚的重要标志,故而人们常用天色记述一天的时间。如记述黎明前的一段时间,常用“昧爽”“昒爽”(昒,昏暗)“[东方]未明”“黑早”等表示。 (1)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尚书·牧誓) (2)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昒爽,天子始郊拜太一。(汉书·郊祀志上) (3)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4)展眼到了十四日,黑早,赖大的媳妇又进来请。(红楼梦·四七) 早晨(天始亮或天亮后一段时间)则常用“昧明”“明发”“拂明”“辨色”“[东方]欲白”“窗外透白”“向曙”“拂曙”“大朗”等表示。 (1)昧明,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国语·吴语) (2)明发不寐,有怀二人。(诗经·小雅·小宛) (3)周亟杀一马,拂明,亟遣以半体送之。(癸辛杂识续集·张世杰忠死) (4)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全唐诗·权德舆:奉和李相公早朝) (5)渐渐东方欲白,事已告竣。(醉茶志怪·刘玉) (6)忽翻身见窗外透白,急起来叫道:“悟空,天明了,快寻袈裟去。”(西游记·一七) (7)仰视斜月西转,天色向曙。(聊斋·彭海秋) (8)今夜只应还寄宿,明朝拂曙与君辞。(全唐诗·高适·寄宿田家) (9)二月初一日,东方一缕云开,已而大朗。(徐霞客游记·游白岳山日记) 太阳落山至黄昏这段时间,常用“曛黑”“昏黑”“昏冥[暝]”“昏黄”“黑晚”等表示。 (1)辱书,适曛黑,使者立复,不果。(皇甫持正文集·答李生第一书) (2)急返岳庙,已昏黑。(徐霞客游记·游嵩山日记) (3)时已昏冥,遂上楼,与妇人棲宿。(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精物妖怪百端) (4)白日登山望烽火,昏黄饮马傍交河。(全唐诗·李颀·古从军) (5)张胜也十分小心在意,虽
溺亦必等到黑晚。(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 二、以太阳的位置或日影的正斜记述时间 1.太阳位置的变化,确切地说,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人们对太阳视角的变化,是一天(黑夜除外)时间早晚的标志。《全唐诗·白居易〈偶作二首〉》:“一日分五时,作息率有常。”五时即“日出、日高、日午、日西、日入”,主要是以太阳的位置为划分标准的。人们常用“日出”表示晨时的开始,而用“日高”“日高三丈”“日高五丈”“日出(上)三竿”等表示晨时至午前的一段时间。 (1)朝奠日出,夕奠逮日。(礼记·檀弓上) (2)日高卧未起,顾见惊且磋。(公是集·樱桃) (3)却羡升平好官府,日高三丈放朝衙。(失文公文集·刻漏) (4)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来。(西游记·一○) 中午时间用“日中”“日午”等表示;午后则用“日昳”“日侧”“日斜”“日施”“日昃”等表示。 (1)叔孙归,曾天御季孙以劳之,旦及日中不出。(左传·昭公元年) (2)至日午,方始雾收。(清平山堂话本·汉李广世号飞将军) (3)旦至食,为麦;食至日昳,为稷;昳至餔,为
。(史记·天官书) (4)上时每旦临朝,日侧不倦。(隋书·杨尚希传) (5)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施兮,服集予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6)日斜归戚里,连骑勒金羁。(全唐诗·陈嘉言:晦日重宴) (7)至日昃,果有道人衣素,坐庙门槛。(九龠集·吕翁事五) 傍晚前后,则用“日下昃”“日薄虞渊(虞渊,传说为日落处)”“日薄西山”“日入”“日禺(禺,禺谷,传说为日落处)”“日西”“日西夕”“日已下舂”(《淮南子·天文》:“[日]至于虞渊,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高诱注:“言将欲冥,下象息舂,故曰下舂。”)“夕阳西下”等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