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启动,文化市场便应运而兴隆。文化的商品化倾向也日益明显。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直接伸向文化领域的各个角落,自然会带来一系列强烈的冲击与分化,它的正效应与负效应几乎同时并存。文化市场不可能“纯而又纯”,有多种色彩,甚至有“噪音”,也不可怕。这里的关键是加强综合管理,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弘扬主旋律,不能让损害人民身心健康的“噪音”淹没我们时代的主题。 文化市场的作用与矛盾特殊性 文化市场是沟通文化产品与读者观众的一条重要渠道。它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文化产品的流通和消费,增强企业型文化单位的生机和活力,合理配置某些文化资源,改变国家统包统揽文化的旧格局,形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文化以及部分文化事业与企业“联姻”的新格局。 文化市场确实使文化变得活跃而热闹了,但活跃之余也使文化变得更为复杂了,有相当大一部分文化活动及其产品染上了市侩气和铜臭味。文化产品在今天市场上是否畅销,不再单纯取决于国家意识形态认同的标准,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推销者、经营者的利润和消费者、接受者的爱好及收入状况。因此,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仅不能保持经常性的平衡与一致,甚至常常发生对立与错位,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关注和认真对待。 两种效益的矛盾是与两种属性的矛盾密切相关的。作为精神产品,不论是理论作品,还是艺术作品,都具有意识形态性质,这是区别于物质产品的本质属性;而作为物化载体,需要经过市场渠道得到传播,进行货币结算,就必然带有商品属性。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也有文化市场,但范围较小,控制较严,在理论上许多教科书只承认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而避开或干脆不承认其商品属性。现在,由于文化市场范围迅速扩大,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极端,有些文艺评论者一直使劲在宣称“淡化意识形态”,甚至有人就断然否认文化产品属于意识形态而只承认其商品属性。其目的是要文化远离政治、逃避政治,完成一种所谓“从政治化心理向商业化心理的转换”。意识形态与政治是有联系,但不是一码事,想使文化完全离开意识形态领域,恰如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不可能;文化远离政治而依附于商业,也未必见得就圣洁、光亮了。 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与商品化原则本来也不是一码事。但由于现在的国民经济开始迅速向市场经济转轨,文化领域的“买方市场”、“卖方市场”以及作为中间经纪人的文化掮客日渐增多,商品化原则便日益显露。有知名度的作家手稿,过去在中国都是非卖品,而今,却可以拿到市场上拍卖。学校、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都是传播文化知识的圣洁场所,而今却也乱收费,也搞商业经营。严肃的报刊、电台、电视台都纷纷成立“广告部”,都在用大量人力、时间、版面大登商业广告、见缝插针地发挥“广告文化”的优势,以强化其经济效益,这就等于给“喉舌”形象涂上一层浓厚的商品化色彩。至于非法的书号买卖和“有偿新闻”,虽有明令禁止,却屡禁不绝,从地上转入地下,秘密活动依然在悄悄进行。简言之,文化领域的商品化、市场化程度越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严肃性、规范化程度就越弱。强弱反差之大,令人瞠目,岂可等闲视之? 在文化市场上,还应进一步看到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它构成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流通、消费中的某种背离现象。这种矛盾在经济市场中是不存在的。因为精神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是生产过程中,它不可能象物质产品那样精确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可能用统一的标准化劳动尺度来衡量劳动成果。二是在流通过程中,物质产品总可以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精神产品则难以实行真正的等价交换原则。一些品位低下的东西往往被“炒”得火爆而得暴利,一些靠毕生心血写成的学术著作却往往滞销,不能得到合理报酬,有的甚至无报酬,还要倒贴,还要作者自己去推销。三是因为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文化素质、审美趣味的不同,对精神产品的判断和选择也迥然不同,在市场上也就很难公平竞争。 有一位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外国专家在北京召开的一次特邀报告会上说:“市场是没有头脑和心肠的。”这个说法和“市场是天生的公平派”这一断语截然相反,孰是孰非,尚可讨论,更有待于实践证明。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市场如战场,激烈竞争具有天生的排他性。“大鱼吃小鱼,小鱼欺虾米”的现象在外国市场早已司空见惯。市场学犹如军事学,外国企业家忽然对中国古老的《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大感兴趣,无非是想从中寻求韬略与战术的奥秘而已。 热闹的文化市场乃是市场经济的派生物,但它在本质上不属于经济范畴,仍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这在经济领域是应该如此(当然要有宏观调控,以避免盲目性),但在文化领域就不能让市场牵着鼻子走。因为社会的文化心态与情趣有高低、美丑、雅俗之分,文化市场不能解决文化素质和鉴赏能力的提高。市场竞争有助于物质产品的优胜劣汰,但在目前还不能保证精神产品的优胜劣汰。“在意识形态的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还要进行长期的斗争”,毛泽东同志在五十年代说过的这句名言仍然适用于现在的文化领域。前几年文化失衡、精神滑坡就是明证。错误思潮掀起之时,市场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市场中“黄”祸泛滥更令人担忧,“扫黄打非”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如今,媚俗与色情长驱直入,使不少严肃文艺刊物变得很不严肃,某些小说以“侃、玩、油、俗”为时髦,以性描写为诱饵,对人的道德情操具有无形的杀伤力。“个性解放”在某些人的笔下,已失去了个性,只剩下“性解放”。以炮制色情、庸俗的伪劣产品作为争名夺利的手段,实在是文坛的悲哀,也是对文明的亵渎。它的背后是“金本位”在支配。如果任其蔓延下去,势必造成“塌方”和文化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