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奇秀甲东南”的豫园,属清代盛期的江南园林,但又有上海所特有的建筑及园林风格,以特别、奇趣见长,反映了上海文化之特征。 本文作者认为,豫园坐落在闹市区,其附近形成了三种文化:豫园的园林文化、城隍庙的宗教文化以及市肆街巷的商业文化。后二者皆属民俚文化。实际上,这正构成了上海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也就是所谓“海派文化”的产生和生存的条件。 一 江南园林与上海的豫园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江南景观之诱人,天下人皆认。江南不但有迷人的水乡环境,动人的民居,而且更有美不胜收的江南园林。而江南的园林,显然是把江南的这些美景收入园中,并且加以艺术提炼,故令人更为倾倒。江南园林之美,除了美在这些自然景观的“艺术再现”外,还由于它更表达出许多人文情态。诗情画意,在江南园林中体现出来,更使园林景观产生许多文化内涵的美感。苏州拙政园中的留听阁,就是应李商隐的“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衮》)才感人至深。海棠春坞一处,小院廊轩,也是应苏轼的“香雾空蒙月转廊”,(《海棠》)才使这景观神韵之至。苏州的怡园,小巧玲珑,处处显现出花鸟画的景观意趣。上海地处江南,早年文化亦属江南之列,其园囿也颇有江南园林之情态和风格。其中之豫园,也许是属于最典型的一个吧。 豫园始建于明代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至万历五年(1577年)建成,历时十八年,算起来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豫园在明清时代,是一座有名的江南园林。 豫园的主人是潘允端,上海本地人,在明代任四川布政使。为了使父母双亲生活得愉悦,便在上海故居建造起一座园林。取“愉悦双亲,颐养天年”之意,故名为豫园(“豫”有安逸、游乐之意)。但是还没有等到豫园全部建成,他的父亲潘恩已衰老病死了。尔后,潘家又日趋败落,至乾隆中叶,豫园已变得甚为荒芜了。潘氏的后辈为了糊口,急于变卖此园,于是一些地方人士便集资买下此园,并将它归入城隍庙作为西园。 十九世纪中叶,爆发了鸦片战争,后来又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等,此时豫园一度为外国侵略军所占,所以园林破坏甚多。到本世纪四十年代未,豫园仅留下三穗堂、大假山、九曲桥、荷花池、湖心亭、玉玲珑、点春堂、萃秀堂和内园等几处较为完好。后来政府曾多次修缮豫园,尽量让它恢复本来面貌。 现在我们所见的豫园,大体是清代乾隆25年(1760年)改建成西园之后的规模和格局。全园面积二万多平方米,整个园林有楼阁亭台,假山池沼等三十余景。 豫园既属江南园林,又有上海建筑及园林个性。从其园景来看,小桥流水,楼轩亭榭,假山林木,都出自传统的江南园林手法。但这其中又有许多特别之处。例如,整个园以龙墙来组织景区,这种做法是在传统园林处理方法上增加不少情趣性内涵。以特别、奇趣见长,这也属上海文化之特征。另外,无论建筑和庭院,都布置得很紧凑,这也是上海建筑及园林的风格。总的说,豫园基本上是属清代盛期的江南园林,但又有上海所特有的风格。 二 豫园景区与游赏流线 豫园既有江南园林之美,又有上海园林之奇。 豫园多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美中有奇而著称。另外,豫园全园风格统一,景区分明,流线明确,又有雅俗共赏之妙趣,故其景区和游赏路线值得注意。 先说大假山景区。这是入豫园的第一个景区,是全园的“序幕”。 今之豫园大门,开在荷花池九曲桥的北端。入得园门,迎面一座建筑,即三穗堂。这是整个豫园的第一个空间,也是大假山景区的道座建筑。“三穗”二字,别出心裁,其寓意是:一稻出三穗,意为大丰收。这种寓意也反映出上海传统文化的脉络性。三穗堂建筑宏传高敞,气宇轩昂,屋内梁上宫灯高悬,堂中布置两排红木桌椅,是传统的厅堂陈设。堂的后面是一个极狭小的院子,北首又是一座建筑,即仰山堂。这是一座两层楼的水阁式建筑,此建筑的别致之处是上下两层用两个题名,下称仰山堂,上叫卷雨楼。这种取名,别有风味,因为在这座建筑之北,就是黄石大假山,故其底层叫仰山堂,有“高山仰止”之意。楼上叫卷雨楼,这是取初唐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句:“画栋朝飞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之意。每当细雨蒙蒙之时,若登斯楼,眺望这大假山,甚有这种诗情画意。 豫园中的这座黄石大假山,乃是江南园林假山中堆得比较成功的一座。此山主峰高12米,是用浙江武康之黄石堆成的。山形顿挫起伏,富有立体感;山路流泉,纡曲逶迤;山上植苍翠林木,宛如置身于真山之中。 在大假山脚下,有挹秀亭,立于秀丽的景色之中,是游人上下大假山的休息之处。山顶上有望江亭,八十年前在此亭中能见到黄浦江,极目远眺,有心旷神怡之感。但如今这里高层建筑林立,此景观已不可复得。在大假山东麓的山石环抱中,还有一座建筑:萃秀堂。人在堂中,仿佛置身于山坳之中。这里还要说说“渐人佳景”:这是一条游廊。此名来自东晋的顾恺之,在《世说新语》中说他说他吃甘蔗与一般人不同,他是从尾部吃至头。人奇之,顾曰:“渐入佳境”,意即越吃越好吃。在这条游廊的最北端,墙上有“峰回路转”刻石,这就成了这个景区的“结束语”,并转入下一个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