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周易》及诸子百家之学为代表的先秦文化,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竞相发展的局面,展现了深刻丰富的思想智慧光芒。在先秦文化中,蕴藏着对现代决策科学有积极借鉴意义的宝贵思想,对之认真做一番科学的扬弃工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现代决策管理科学相结合,这对于创造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决策管理科学,对于我们今天在决策管理中开阔思路,深入思考和分析研究问题,将大有裨益。 据笔者对先秦文化关于决策思想初涉浅尝之管见,其精华和特点,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整体系统思想。表现在《周易》的整体系统思想有三个特点:一是强调整体的包容性。《周易》的卦象是一个最大的整体结构系统。它的包容性极大,可以纳天地人间万象。《易传·系辞》中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二是强调整体定位。《周易》有阴阳定位,四象定位,八卦定位,以确立系统的井然结构与秩序。三是强调整体简易。认为如果系统太复杂,过程太分散,就很难收到统驭全局的效果,所以要求整体结构简易,以一驭万。 《周易》的整体系统思想,在诸子百家之学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儒家崇尚天人合一、天人合德,把宇宙看成是一个不可离析的整体,认为天地人间一切事象息息相关。道家的道,也是极大的整体,它无所不备,包容万物。《庄子·天地篇》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兵家所确立的道(最高目标)、天(天时)、地(地利)、将(人和)、法(制度规范)等立于不败之地的五原则,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五者缺一不可。 先秦文化的整体系统思想对现代科学决策颇有启发。决策者在形成决策的过程中,只有从整体包容性的思路去考虑分析,才能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个方面因素和各种主、客观条件,注意全面、系统、周密地思考和研究,从而作出符合客观实际、周延而正确的决策;只有善于从整体中产生个体定位,才能在决策中注意到各种因素和条件之间的关联、影响和制约的关系,从而准确地作出判断及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只有把握好整体的简易性,才能使决策者所作出的对策措施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让执行者容易理解和实施,也便于决策者检查督促,使决策得到贯彻落实。 二、依存互变的思想。《周易》由太极、阴阳、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组成的卦象,是一个有机的活的整体,相互之间互相联系、制约,每一部分都有其呼应性。内部某一部分的变化会导致另一个卦的生成变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体,其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变是根本的,绝对的。正如《周易·系辞》所说:“《易》之成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游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唯典要,唯变所适。” 《周易》的依存互变思想对诸子百家,特别是对道家、兵家、法家影响殊深。老子的《道德经》曰:“天下皆知美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又说:“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显然,这种依存互变思想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兵家把《周易》的依存互变思想发挥得更为淋漓尽致,强调要做到知变、通变、应变、制变,展现了丰富的策变思想。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谓知变也。“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虚实篇》)此谓通变也。“后人发,行人至。”(《军事篇》)“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篇》)此谓应变也。“艰于力则借敌之力,难以诛则借敌之刃,乏于财则借敌之财,缺于物则借敌之物,鲜军将则借敌之军将,不可智谋则借敌之智谋。……”(《兵经百篇》)此谓制变也。制变为策变思想之最高境界。 法家强调赏罚分明、执法如山、制度廉明等精神。但为使“法”贯彻有效,法家又十分重视“势”。韩非子在《难势》篇说:“夫势者,名一而变无数者也。势必于自然,则无为言于势矣。吾所为言势者,言人之所设也。……抱法处势则治,背法乱势则乱。”认为能造“势”,又能驭“势”,则事活。而要造“势”、驭“势”,又得借助于“术”,即权变之木。法家的“法”、“势”、“术”,同兵家的“策变”思想,实为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依存互变的思想就是在当代,也是决策者所必须确立的。因为决策是涉及到未来的行动计划,是在预测和规划未来,而未来会出现一些难以预见的情况和因素,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不仅要做到知变——即事物在各种条件下的变化发展,还要做到应变——即采取措施应付各种可能的变化,和制变——即通过制造变化来驾驭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决策立于不败之地。 三、平衡和谐思想。《周易》的卦象虽然千变万化,但变化有“常”,都是阴阳相重相叠的结果和表现,而阳尊阴卑、天尊地卑的定位则是不变的。《周易》强调整体定位,就是讲求格局、次序,也就是要平衡协调,它认为整体的平衡和谐带来生生不已的创造力。因此,《周易》的最高境界是“周游六虚(上、下、左、右、内、外),唯变所适”。它追求各种功能能分能合,使上下左右内外无所不逢其源。这充分体现了阴阳互补、内外协调、相辅相成的精神。 继《周易》之后的百家之学也十分重视整体的平衡协调关系。孔子的“扣其两端用其中”,以及无过无不及的“中庸”观,就是以调和对立,实现中和为原则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就是说,只有在相对的平衡状态中,天地才能各安其所,万物才能并生共长,而不相为害。老子一方面主张对立转化,另一方面又以“和”与“常”为最高原则。所谓道是中和之道,“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要在对立 之中求和解,在动中求静。墨子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团结,认为唯有如此,社会组织才能持久永生。更值得一提的是,荀子用具体事例,很形象、深刻地说明了唯有整体和谐、才能产生合力的道理。他说:“力不如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载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