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非常重视养生保健,并在实践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逐渐创立了拥有系统理论、独树一帜的传统养生文化。本文拟就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养生理论与原则等问题,根据文献记载,进行综述和剖析。 一 我国的传统养生文化是祖国医学大宝库中瑰宝,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是与我国医学的发展一致的。我们的祖先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从树栖穴居到结茅为舍,在漫长的岁月里与大自然进行着各种斗争。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后代的繁衍,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了生命活动的规律,掌握了自身保健的方法,并通过总结逐渐使其完善。这种保健延年的方法,我们的祖先称之为“养生”,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就叫做“养生之道”。 我国传统养生文化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至殷商时代,人们开始对原始养生术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形成了各种养生理论,提出了各种养生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界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传统养生文化的内容。例如,《左传》中就有房室起居与养生关系的记载,对四时、五节、六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了系统的论述,并进一步提出了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调摄饮食起居,以及节制房事等养生主张。《管子》认为“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竭力提倡益气保精的养生方法。吕不韦编的《吕氏春秋》认为精、气、神与形体的统一是生命的根本,因此十分重视精神的保养。《吕氏春秋·尽数篇》中说:“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也。”书中还指出,过食厚味,喜怒不节,以及风、寒、暑、湿等外邪的侵袭都是致病的因素。而老子在《道德经》中则提出“归真返朴”、“清静无为”等养生理论,奉行导引、吐纳等养生方法。《黄帝内经》是战国时期对前代医学和养生经验进行系统整理而成书的,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养生思想。《黄帝内经·素问》中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俱而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该书告诫人们,养生必须把握生命运动的规律,在生活的各方面都要有节制;要根据不同季节的自然变化,讲究生理卫生。该书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结也,死生之本也,逆此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后药之,乱已成而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些预防保健思想,产生于科学不发达的春秋战国时期,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医家、神仙家、道家等对养生的认识和方法各有所侧重,因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养生之道。归纳起来,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侧重于饮食起居方面,如《黄帝内经》所主张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终其天年”。第二种注重于精神修养,主静尚俭,如庄周在《庄子》中所说的:“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第三种主张通过身体运动来养生健身,例如,《吕氏春秋》就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象地告诉人们要经常从事身体运动,才能保持健康。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全面兴起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殷商时期,人们把天看作是万物的主宰,把天的意志叫做“天命”。在天命思想的束缚下,人们把国家的兴亡,四时的更替,人的寿夭福祸,都看作是天的意志。所以,尽管《尚书·洪范》中记载了殷末周初人们对健康长寿的向往,但始终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总结和批判了前人的哲学思想,评击了“天命论”,公然宣称天是无意志的自然物,人类的吉凶、祸福、贫富、病痊,都不是天的意志,这就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唯物论的思想基础。其二,由于战国时期诸子蜂起,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促进了文化科学、医学、养生学的发展。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就是在这个时期成书的。著名医学家扁鹊也生于战国时期,他通晓生理学,医技精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传记的医学家。他写有《难经》医学著作,创造了许多科学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由于当时医学、生理学的发展,为传统养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从秦汉至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前期发展阶段,也是佛家、道家养生文化的兴盛时期,出现了炼丹术、神仙术、服石法、房中术之类的养生法。统治阶级上层出现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等帝王为了追求长生不死,热衷于寻求“仙丹妙药”的荒唐事情,使我国传统养生文化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不过,在这个历史阶段传统养生文化仍有较大的发展。 汉末名医张仲景勤学古训,博采众方,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系统地阐明了养生的作用,以及防治老年病的方法,同时,对饮食相宜的道理亦有科学的论述。他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病为害者,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名医华佗,不仅精通方药、针灸及外科手术,而且对养生问题也颇有研究。《三国志·华佗传》说他“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他尤为重视运动对健身的作用,并在总结前人导引术成就的基础上经过自身实践,创编了“五禽戏”,开创了我国导引术套路术式的先河。“五禽戏”分别把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按照锻炼身体的原则和要求编排起来,形成动作互相衔接的五套运动健身术,各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其中的一、二套经常进行锻炼。“五禽戏”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导引术已从单个动作术式发展成为一套完整而又连贯的医疗保健体操,对后世医疗保健体操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