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由于其特殊的价值整合功能,以及精神聚合作用,因而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所不能比拟的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特别强烈,文化传统特别深厚绵长,是与传统思想文化的滋养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建设现代新型文化体系的今天,仔细梳理思想文化在历史上的民族凝聚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概而言之,传统思想文化在历史上的民族凝聚作用,主要通过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整体趋同的思维方式、成圣成贤的理想人格、重和去同的伦理观念等方面表现出来。 一、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 传统思想文化中,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对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统思想文化高度推崇道德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无论何事何地,一切以道德为行为准则。中国古代所谓“人禽之辨”,其根本标准便是道德的有无。《孟子·滕文公》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担心人沦为禽兽,所以“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封建士大夫津津乐道并执著追求的“三不朽”事业,其有序状态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树立美好的品德,是人生头等大事,建功立业、著书立说,是等而下之的事情。儒家一贯倡导的杀身成仁的主张,“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气概,以及后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凛然正气,都是坚持高尚品德,不为私欲所蒙蔽的“尚德”精神的表现。至于作为封建社会立身行事的“大学之道”,则更是明确宣示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大学》)。即把握美好的品德,并帮助别人革除不好的品行,以达到最高的善的境界。宋明时期,理学也罢,心学也罢,其理论的核心和终极价值目标,都是要人们随时反省自身,提高道德境界,以形成并维护社会秩序的协调。 传统思想文化中关于道德的理论中,最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的,莫过于“义”。义,指适宜。合理、适宜的事情和行为,称为义。从思想实质上看,义便是道义。“君子义以上”(《论语·阳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既是儒家的基本价值准则,也是秦汉以降全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并逐渐成为深厚的思想传统。实际上,传统的义利之辨、理欲之别、公私之分,说到底是扬善祛恶,要以德为宗,以义为尚。 要特别指出的是,传统思想文化中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中的“德”,其内涵并不仅仅是指个人自我反省之类的道德修养,它还包括兼容宽厚之意。著名的传统经典《易传》主张“君子以厚德载物”,学术界公认这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亦即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和概括。厚德载物,意即以宽厚的道德承载万物。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大地的德性是博在宽厚,它负载万物,并生养万物。人是世间最宝贵者,顺应自然而不违背自然,“与天地合其德”。因此,人应该效法大地,具备宽厚的德性。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及其文化,不能漠然视之,更不能妄加反对,而要友好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宋代思想家张载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的思想,正是厚德载物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张载这个思想,被后人略称为“民胞物与”。它的意思是,普天之下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天地万物都是我的朋友伙伴。这种宽厚博大的胸襟,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对于民族精神宏阔气象的生长,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传统思想文化中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丰厚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性,促使人们自觉向善,增强道德修养,超越名利的羁绊,讲究礼仪,成为富有文化精神生命的人。中国传统的道德文明十分完善、成熟,是与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的催化密不可分的。正是这种价值取向,在客观上引导着人们向着共同的目标行进,从而增强了民族凝聚的力量。但是,无可讳言,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由于过分强调道德的作用,以致后来发展到泛道德论的地步,给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明显的负面作用。道德就是一切,道德高于一切,不可避免地束缚了民族精神的多元发展,压抑了个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片面突出道德的地位和价值,忽视人们正当的物质利益,轻视人的才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都给传统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后果。这些,是我们研究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时候,必须认真记取的教训。 二、整体趋同的思维方式 传统思想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整体趋同的思维方式。 一切从整体着眼,从宏观入手,是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和重要特征。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的宇宙模式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老子这个宇宙运动过程的全体,一切统一于“道”、“生”、“和”三个概念。“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又是宇宙运动过程的全体,一切统一于“道”;“生”是产生、变化的意思;“和”是和谐、平衡的意思。万物的产生、变化,都统一于“道”;世界的和谐、平衡,都归宗于道。这种宇宙图式,强调了世界的整体性、统一性、运动性与和谐性,属于关注整体的动态平衡的世界观,是整体和谐基础上目标趋同的思维路径。这种思维路径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对于民族凝聚力的化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的《黄帝内经》,运用阴阳理论阐释宇宙现象,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有阴阳,都由阴阳二气构成。它不仅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把人和整世界也看也成一个整体。人体是个小宇宙,世界是个大宇宙,二者都由阴阳二气构成。阴阳二气的不停运动,是世界存在的原因,也是人体生命在有原因。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推动阴阳二气的运行,造成宇宙万物的动态平衡。人体阴阳平衡,身体就健康。因此,中医治病,往往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注意调节整体的动态平衡,反映出强烈的整体观念与平衡观念,以及在这些观念基础上目标趋同的思维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