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04(2000)03-0057-04 印度是人类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并与我国早有文化上的交往。早在两汉时期,佛教作为印度文化的代表就传入中国,融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影响甚远。我们研究印度文化,并对中国与印度传统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对于我们反思自己的民族文化,以批判继承中国文化传统,推动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发展,不无意义。本文试图就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对中国与印度文化进行一些比较分析。 关于印度文化的多样性与中国文化的统一性之比较 有人认为:印度文化具有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它的多样性与统一性。”(高善必《印度古代文明与文明史纲》。实际上印度文化的多样性尤为突出,并且这种多样性本身所体现的差异性,常常又是极不协调,甚至还是互相冲突对抗的。如在印度,一些地区现代化大城市蓬勃发展,而许多部落则大量存在,人们仍然过着狩猎与采集的原始社会生活。就是在现代化大城市,老牛无用则被放生,它可以在现代化大街上悠然徜徉,随地躺卧,连来往车辆都绕道而过。印度有177种流行的语言,544种地方方言,所以在一张十卢比的纸币上,要印上12种之多的文字等等。这正是印度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写照。 造成印度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印度除了极短时朝,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总是土邦林立,割据纷争,长期不得统一。直到1948年独立时,全国还有几百个土邦王国。印度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南北气候各异,人种繁多,各地区各民族文化形态差异很大,发展不一致,而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不统一状态,故很难形成统一的文化。 中国汉文化也具有多样性,如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革,诸侯割据,各诸侯国不可能实行统一的文化专制主义,因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形成了春秋文化的多样性。但自秦以后,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很快形成、巩固与发展,统一是长期的,分裂是短暂的。与这种较为长期稳定的统一的政治局面紧密相联,国内各地区、各民族文化不断从一个个小地域向一个更大地域的融合演化,终于形成了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一统文化,其在地域上是统一的,在内容和形态上是同一的,这就是以“克己复礼”和“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这也就是说,中国的汉文化的融合这一过程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完成。印度文化的发展当然也经历着这一过程,只是这个过程在印度始终未能完成。这也就决定着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多样性比较,则明显表现了自己的统一性,凝聚性和整体性,具有其浓烈鲜明的封建专制主义大一统文化特征,这一点是我们在比较中国与印度传统文化时首先必须把握的。 另外,关于印度文化的多样性,从外部因素来看,雅利安文化的入侵,虽曾大规模地改变了印度原来土著文化的面貌,但印度河本土文化仍对往后印度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事实上,印度古代文化正是生存于印度河文化的巨大影响之下,也受到雅利安文化的冲击和改造,并以其为另一支主流,两者在交流融合中呈两条曲线向前发展,形成了自身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中国汉文化也是由多民族文化汇合融化而成的,同样有其地域之间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复杂多样性及其相互之间的融合交流。如春秋战国时期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融合,西晋南北朝时北方民族文化的融合,元朝时蒙古文化与宋代汉文化的融合等等,莫不如是。但是,必须指出:第一,这种文化融合不是国外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而是中华民族内部各地域之间的文化融合,它具有民族文化的共同性这一重要特质。第二,就是在这种国内民族文化融合过程中,民族间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由于国内的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而不断得以融合,从而表现出某种强烈的统一性,凝聚性与整体性,而且,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北魏鲜卑族文化,还是元朝蒙古族文化,它们都远落后于中原汉族文化,也就完全无力构成对中原汉族文化的冲击改造,倒是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为汉文化吸引过去,并表现出对中原汉文化的主动接受。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推行“汉化”政策,下令禁止使用鲜卑语、穿鲜卑服改用汉语汉姓、穿汉族衣服,元朝的铁木真也是如此。这就说明我国古代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与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大一统”政治格局相联系、相适应,始终以中原地区先进的汉族文化为中心,越来越保持和发展着一种地域上的大一统,内容与形态上的大统一的基本特征。在这一点上也与印度传统文化有着明显差别。 关于印度化的宗教性与中国文化的伦理性之比较 有位印度人说:“印度文化只有三种要素:(一)耕地的犁,(二)手工的纺织机,(三)印度的哲学。”其中,印度的哲学,特别是宗教哲学,它是印度文化的代表,渗透到了印度文化乃至整个印度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一切方面。这不是说,在印度文化中完全没有世俗文化成分。事实上,印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划分为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两个部分。印度人主张人生的四大目的是:法、欲、利、解脱,其中,“欲”与“利”属于世俗生活内容。印度有两本书,一本是《实利论》,一本是《欲经》,专门论述追求爱欲与实利,其中甚至包括了许多中国伦理道德所无法容忍的东西。即使是这样,但它仍然充满浓厚的宗教色彩,并宣称人生的最高理想是解脱,主张人生必须从业报中解脱出来,远离现实与世俗的一切,达到灵魂的永恒不灭。可见,印度人对自我的认识是在宗教中实现的,这也就决定了印度文化具有很强的宗教特征,是一种以“人对自己的生命”为中心的宗教型文化,这明显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重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