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理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建设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段时间,我国还出现了“企业文化热”,企业家们希望通过企业文化的力量,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某些凭借其他方式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于企业家这种积极探索新型管理模式的现象,无疑是应该予以肯定的。但是,根据我们在调查中掌握的一些情况,目前不少企业对于企业文化的本质及建设企业文化的途径在认识上还存在着偏差,在实操作中更是陷入了不少误区,必须引起重视。 一、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一)狭义化。有的企业将企业文化误认为是一般文艺娱乐活动,认为某个企业开展了影评、剧评、书评,成立了阅览室、文化室,组织了郊游等野外活动,进行了文艺、体育等比赛活动,等等,就断定这个企业文化建设搞得好;有的企业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认为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没有什么区别;有的企业则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认为这两者工作的对象都是企业职工,内容重合,彼此可以相互替代。凡此种种,都是对企业文化的一种狭隘的理解。上述认识都偏离了企业文化的本质,它们充其量只能算是企业文化某一方面的内容。 (二)扩大化。现在有些企业看到文化热,于是不管管理中的一些具体内容与企业文化有无联系,都向企业文化靠,由此造成一种现象:文化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这样,企业文化就被理解成为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思想、经营管理过程和经营管理行为。需要明确的是,企业文化是从文化的深层面来探索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的成功之道的,它是渗透到管理方方面面的、指导企业各种管理活动的理念与行为规范,它与其它的管理思想有着本质区别,更不是某个具体的专业管理过程和管理行为。我们常说,企业中存在文化,文化中存在力量。建设企业文化就是加强对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技术、文化与管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关系的研究,以充分发挥文化对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力。企业文化很重要,但它又不是企业管理的一切,它也必须与其他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相结合,才能取得成效。那种把企业文化的内容和作用盲目扩大化的作法,不但搞不好企业文化建设,有时还会影响其他管理职能的发挥。 (三)形式化。很多企业其实并没有实实在在地将企业文化置于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有时为了应付有关方面的检查评比和装扮门面,也抓一下,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效果。这些企业热衷于作表面文章,追时髦,赶任务,搞花架子。它们有的提出几条口号或贴出几条标语,以为“贴出来”、“挂出去”就是企业文化了;有的在制定一个条例、谱写一曲厂歌、确定一个标志、统一一套服装后,就认为万事大吉了,再没有任何实际行动;有的以活动代替建设,企图通过轰轰烈烈的活动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等等。这些企业实际上是为了“文化”而“文化”,并没有将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竞争文化作为一种能够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思想,而是仅仅作为一种装饰来对待,这是相当多企业的文化建设形式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少有成效的重要原因。 (四)雷同化。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在文化热的推动下,不是在总结继承自己优良文化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再结合时代的需要和环境的变化,进行文化创新,突出自己的文化个性,而是盲目效法照搬其他企业文化的内容,从而导致我国企业文化的共性多于个性,存在“千人一面”、“千厂一词”的情况。例如,不少企业在经营管理上都提出了“为顾客服务”、“顾客是上帝”、“质量第一”等口号,这些其实适合于一切经营项目,根本反映不出企业的个性。又如一些企业在塑造企业精神时,内容大多是“团结、求实、开拓、进取”之类的“通用件”或“标准件”。虽然它们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由于缺乏行业和企业特色,内容空泛,概念相近或互为交叉,因而也没有反映出企业独特的素质条件,不能与其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企业文化有共性,也应当有个性。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企业文化。如果千百个企业的文化都是一个面目或一个模式,那么五彩缤纷的企业文化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五)虚置化。相当多的企业并没有建立企业文化的实际操作机构,使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相应的组织保障,出现了虚置化的现象。在一些企业中,企业文化建设仅仅是企业党政工团的编外任务,企业的行政领导不介入,或者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没能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的整体战略中。有些企业的职工说,企业文化是秀才写在纸上,领导说在嘴上,干部贴在墙上,风一吹掉在地上,其作用多大,实在很难说。一些企业管理者存在着对企业文化的“五分钟热度”或“知难而退”的工作态度,当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企业文化操作起来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后,他们对企业文化的热情也随之消退。虚置化还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重职工轻领导,只强调企业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准则对职工的规范和约束,而不重视企业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以身示教的作用,从而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好象企业文化只是对职工而不是对领导者要求的,这样的文化建设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二、克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误区的建议 (一)坚持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注重企业文化系统的整体性。企业文化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广阔的文化复合体,它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三部分组成。其中,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制度文化则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物质文化为例,它是企业文化最表层的东西,往往能给人以直观的印象,因而似乎也是最容易取得实效的。近些年来,随着CIS在我国一些企业的导入, 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用统一的标识、符号、色彩等物质文化对企业进行“包装”,以使企业能给人产生深刻印象。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如提高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光是进行“外包装”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在精神文化的指导下,才能真正地收到实效,使企业做到“形神兼备”。坚持企业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说到底就是要注重企业文化系统的整体性,实现文化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这首先必须在整体上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规划,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避免凑热闹、走形式的短期行为。其次,要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文体活动的联系与区别,纠正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开展文体活动的错误倾向。企业文娱体育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企业积极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有效手段,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远不止于此,企业还应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培育企业文化。最后,要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与区别,纠正将企业文化混同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口号政治化的错误倾向。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有不少重合之处,但它们的体系不同,目标侧重点不同,工作内容不同,表现方式也不同。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的目标侧重点在于各个企业独具的个性,企业文化的内容远远超过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它们虽然有联系,但不能相互取代又不能相互归属,而应功能互补,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