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千年之交,世纪之交的人们是幸运的。因为世纪转折与千年交替会激起人们更多的回顾与展望,激起更深遂的思考与憧憬。 此时此刻,世界各国、各地、各界人士都在思考着未来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发展走向是怎样的?这当然是个大题目。社会制度、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已有基础与面临的任务和问题也不一样,发展必然是五光十色、纷纭复杂、形态各异的状况。但我认为,有一个发展趋势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这就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文化力”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21世纪的经济赛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这里所讲的“文化力”,是相对于经济力、政治力而言的。“文化力”的内涵,即包括科技、教育在内的智力因素,也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在内的种种精神力量,还包括社会文化网络,以及作用于现实生活的传统文化的力量。对于整个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来说,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对于企业开拓市场来说,“文化力”是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那么,面对新世纪、新千年的到来,面对市场竞争与知识经济的新挑战,我们为什么必须注重“文化力”的开发?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有哪些重要特征呢?对此,可以从以下9 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技术创新推动新产品的开发越来越快 技术创新会对经济结构和企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这实际上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正在引发一场大讨论。所谓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与使用之上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所谓“公司再造”的提出,实际上都是源于技术创新、科学进步的驱动。国际上的有关论著提出,“信息和生物技术将使人类的生活和企业发生彻底的变化,企业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用新技术来改进产品和提高服务质量,如果固步自封,安于现状,则有被历史淘汰的危险。”因此,“为了在明天的经济中取胜,今天就要改变你的企业”。有人说,微电子、生物科技、新材料工业、民用航空、电信、机器人加机床以及电脑加软件将成为未来几十年的关键性产业。我认为,从企业研究跨入新世纪的发展战略来说不能不关注这样一个趋势,这就是:由于微电子、生物科技、新材料技术、信息化的发展,由于称之为后勤保障体系的革命和绿色文化的兴起,围绕着人的吃、喝、穿、住、行、医、保健这些方面,其产品的开发会越来越快,而科技文化含量随之而大大增加。对企业来说,这将带来一种不断出现、永不会消除的压力。在这种压力和挑战面前,企业只能是永不休止地推动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转化为产品开发,把智力、知识注入到产品开发之中,注入到创立名牌的实践之中,注入到企业管理之中。 二、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 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学者开始研究商业文化。商业文化的内涵有四个方面:一是商品文化,二是营销文化,三是商业伦理文化,四是商业环境文化(既包括购物环境,也包括软环境,如法规、政策、文化背景等)。而在商业文化体系中起着重要载体作用的是商品文化。这个商品文化,所指的就是商品的文化内涵、文化附加值与文化特色,其中包括商品的构思、设计、造型、款式、装潢、包装、商标、广告等等。它们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示着一定的文明水平。放眼市场,任何一种有价值的商品,都凝结着一定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是由于商品所包含的文化特色、文化个性,能促使这一商品在一定的消费区域和消费层次里增值、走俏。这个文化内涵、文化个性、文化特色,实质上构成了商品流通和商品布局的内在依据。而商品的文化含量越大、文化附加值越高,它的幅射能力便越强。现代商品开拓市场的这一趋势,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的。因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发展,人们也必然会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 三、文化、科技在投入产出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任何一种商品生产出来,都需要有两种投入:有形投入与无形投入。有形投入又称为硬投入,其中包括能源、资源、人力、财力。无形投入又称为软投入,是指文化、科技等。现代市场竞争,促使有远见和有生命力的企业,都在十分注重降低有形投入,而强化无形投入,即提高文化、科技在投入产出中的贡献率。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误区,必须摆脱扩大外延再生产的老路子,走出扩大内涵再生产、降低有形投入、提高无形投入的新路子。这个发展趋势,要求企业决策必须永不休止地吸纳最新科技成果,把开发“文化力”放在重要位置。 四、智力优势正在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 这就是国际经济学界研究21世纪经济走势中所分析的,绿色革命与材料科学革命的兴起已经降低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拥有自然资源并不一定能够致富,自然资源贫乏也未必是致富的障碍。一场电信——电脑——运输——后勤保障体系的革命使全球资源网得以形成,而且还可以发展出一个世界性的资本市场。这就是说,电脑和电信手段使拥有资本积累不再是优势,今后只有掌握技术和拥有人才才是真正优势。微电子、生物科技、新材料工业、民用航空、电信、机器人加机床以及电脑加软件这些关键产业,都可以说是脑力产业。这些产业可以设在地球的任何一处。谁能有效地组织调动人的智力从事上述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就在谁那儿落脚。既然科技创造了人为相对优势,那么,争取人为相对优势就必须要求企业从上到下,每一个层次的职工都具备技能。职工的技能将是21世纪关键性的竞争武器。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 国内生产总值就可以提高9%。有这样一种说法:10年前的教育,是今天的经济;今天的教育,是10年后的经济。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从对市场经济这个发展趋势的分析中引出的结论,是必须高度重视智力因素、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