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109〔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87(2000)02—0020—05 一、何谓“文化工业”? “文化工业”是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他们指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电影和广播……它们称自己为工业”。(注: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 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13页。 )这种工业不仅是“工艺学的”而且更主要的是,它时刻利用自身媒体的技术优势及其商业背景进行“公开的欺骗”,从而使大众获得一种“摆脱思想的解放”。根据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批判理论”的总体倾向,我们需要注意“文化工业”概念的特殊内涵。首先,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所使用的“文化工业”概念并非是一个中性的概念,而是具有强烈的否定色彩的。“文化工业”的生成实质上表明了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启蒙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倒退”,即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启蒙”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成为利用自我的一体化策略和能力遮蔽资本主义制度的非合法性、消解大众的自主意识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工具。从而“文化工业”由“启蒙”走向了现代“神话”。所以“文化工业”意指着一种现代资本主义的文化体系,是与大众的利益根本对立的。其次,“文化工业”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化形态。“文化工业”用“技术的无比威力”以及标准化、统一性等的科学意识,瓦解了艺术本身所需求的个性,从而造成了艺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终结”趋向。大众文化由此滋生,并呈现出取而代之之势。 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工业”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和批判,他们试图提醒人们:“文化工业”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时刻在扮演着自己既定的角色,其文化目的隐匿在大众娱乐和技术制造的新的感性对象之中。归纳起来,“文化工业”主要有如下四个特点: (一)“文化工业”的反人本主义倾向。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垄断结构,“文化工业”制造了一种“普遍的东西与特殊的东西之间的虚假的一致性”。仅就个体存在而言,“文化工业”从根本上遮蔽、泯灭了个性,使之成为虚幻。由于文化工业的技术着眼于标准化和系列生产,而放弃了“对作品的逻辑与社会系统的区别”,所以,个人只有当自己与普遍的社会生产、与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完全一致时,“虚假的个性才能不断成为普遍性”,(注: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46页。)“文化工业”才能容忍这种所谓的个性存在。这里,技术违背了它的驾驭者的意愿,使个人在“文化工业”“启蒙”下的每一个进步,都以牺牲个性为代价,个体与个性的分离,个体被作为独特的个性而得以保留和承认,实质上意味着个性本身已在个体的突现中名存实亡。 (二)“文化工业”“同一”的艺术风格。“文化工业”制造了一种“机械上可以进行再生产”的现实通行的文化风格,这种风格就是粗陋的“统一的文化概念”。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伟大的艺术家更坚信事物的逻辑,而不是信赖风格,真正的风格在于表现事物的矛盾特点。但是,作为纯粹的美学规律的风格,在“文化工业”时代已经成为一种浪漫主义幻想。因为“文化工业”不仅通过热烈追求形式和内容、内部和外部、个人和社会的同一最终使模仿绝对化,不仅制造了技术上特定的统一语言,进而通过强制影响到整个民族语言,而且“都以同样的方式影响人们傍晚从工厂出来,直到第二天早晨为了维持生存必须上班为止的思想”。(注: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23页。 )“文化工业”用人为意志代替了事物逻辑,使艺术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保持了一种无差异状态,艺术与社会也高度一体化了。 (三)“文化工业”的娱乐消遣功能。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指出,娱乐消遣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劳动的延续。正因为如此,“文化工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成为人的社会劳动的再生产的催化剂。“文化工业”总是通过不断改变享乐的活动和装潢,使大众在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诱惑中放弃思想,大众在轻松的享乐中所体验到的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感情联系”。所以,“欢笑在娱乐工业中成了骗取幸福的工具”。(注: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32页。) (四)“文化工业”的商业性质。“文化工业”的商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用品的市场效益和利润原则左右着“文化工业”的目的,文化用品的价值与其使用价值及其交换价值呈现出等值的情形;一是文化用品本身呈现出广告性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告成了唯一的艺术品。所以,正如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指出的那样,“文化用品是一种奇怪的商品。即使它不再进行交换时,它也完全受交换规律的支配;即使人们不再使用它时,它也盲目地被使用”。(注: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52页。) 无论是“文化工业”的反人本主义倾向,还是“同一”的艺术风格,以及娱乐消遣功能和商业性质,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性。还必须强调的是,“文化工业”是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的。现代传媒技术(广播、电视、电影、录相、立体音响、现代出版系统等)是“文化工业”的根本性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