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神话反映远古原始人的生活及其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发展到广义神话则反映古代人的生活和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探索中国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1496位女神过程中,进行着中国女神之特色的理论思考,有以下“十六性”: 1.中国女神之多元一体性 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及其先民(含许多已经融合进别的民族里的古代民族)相互交融、发展而成。一些历史学家的传统看法“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随着地下考古发掘、远古文物的不断出土,证实“长江、珠江、辽河等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历史学家们已形成共识,改变了以往的一元论,发展为多元一体论。其论凡四: (1)就远古人类化石而言。20世纪30年代, 中国学者首先在大清河——海河流域(地处黄河以北)发现距今约70~6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头骨化石和洞穴遗址。随着考古工作的发展,中国学者1965年在长江上游金沙江畔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发现200 万年前的“元谋猿人”牙齿化石,“元谋人”比“北京人”早130多万年。1987 年在元谋县蝴蝶梁子发现4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其中有一段左股骨, 比现代人股骨略粗一点,判断是直立行走人的股骨,同时发现打制石器、鹿角制刮削器、炭粒(可能是远古人类用火遗存)元谋“蝴蝶人”比“北京人”更早了。(注:据林河《古傩寻踪》,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12月,转引《光明日报》记者报道。)1985~1986年,在长江三峡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发现204~201万年前的“巫山人”化石,属于直立人(能人),也比“北京人”早130万年,还发现248万年前的119 种哺乳动物化石(含中国黑熊、大熊猫小种、剑齿象、貘、豺、爪兽、河猪、巨羊等)、10多种早更新世早期步氏巨猿化石、2种鸟类和1种龟鳖类化石。(注:据唐探峰《巫山人发现始末》,刊《光明日报》1997年8月16日。 )可见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之摇篮。在珠江流域的广东发现1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属于“古人”阶段的“马坝人”化石,在珠江上游的支流柳江畔柳江县通天岩,1958年发现旧石器晚期约5 万年前的“柳江人”化石,还出土大熊猫、箭猪、中国犀、剑齿象、巨貘、野牛等哺乳动物化石;在桂林、柳州、柳江、忻城、都安、隆林、田东、隆林及靖西等地,先后发现有10多处1万多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 可见珠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之摇篮。 (2)就原始宗教与原始神话而言。 辽宁大凌河流域(邻近辽河)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山嘴村1979~1982年发现5000多年前远古大型祭坛遗址和无名女神像群;凌源县牛梁河发现5000年前远古大型女神庙遗址、无名女神像群、积石冢遗址,当是规模宏大的远古部落联盟原始权威政权的大型祭坛、神庙。可见辽河、大凌河也是中华文明之摇篮。黄河流域晋西南吉县发现1万年前的女娲岩画。 东晋长江流域江苏句容人葛洪《抱朴子·释滞》云:“女娲地出”,根据民间神话回答了屈原《天问》所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中华母亲神女娲由大地中生出。黑龙江畔满族神话,天母阿布卡赫赫由水泡中生出。珠江上游红水河壮族神话,创世母亲
洛甲从花朵里生出。最北黑龙江,中则黄河、长江,最南珠江——红水河,众多原始母亲神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之多元一体。 (3)从生态环境和生活资料之生产而言。 中华文化由南方水田农耕稻作文化、中原旱地农耕粟作文化、北方草原畜牧文化等组成。地下考古发现,黄河流域粟作文化区域,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人工栽培粟,乃6000多年前的文化遗存;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人工栽培粟,7000多年前;最古的河北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粟仓中5000公斤以上的人工栽培粟,8000多年前。长江流域稻作文化区域,邻近长江的钱塘江流域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人工栽培稻,乃6900多年前的文化遗存;长江支流湖南湘江边长沙南沱大塘文化遗址,另一支流沅水畔辰溪火麻冲、黔阳高庙等地出土人工栽培稻,早于河姆渡;另一支流澧水之滨澧县彭头山、八十当文化遗址人工栽培稻,9000年前;最古的九嶷山麓、古苍梧地域、湘江上游支流潇水之滨道县玉蟾洞出土人工栽培稻,乃2.2万~1.8万年前的文化遗存。南方稻作发展较中原粟作为早,农业技术也较先进。中国文明的起源虽在长江流域,但中国古文明的顶峰期却在古中国强有力的政治中心黄河流域,因为没有国家的统一,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中心,没有国家机器的高效运转,没有文字典籍的记载传播,任何原始文明都不会自发地进入高级文明的。 (4)从汉族发展中,从中华民族发展史而言, 多元一体乃真实历史。汉族形成于“大一统”的汉朝。汉族的名称,最初是北方的匈奴族叫出来的。匈奴族称汉朝的人为“汉儿”、“汉子”、“汉人”。(注:1946~1948年,过伟就读上海暨南大学,师从陈述教授学习中国通史,铭记陈述师之言。)汉族由他称发展为自称、族称。古史所载,炎帝集团、黄帝集团、蚩尤九黎集团经历阪泉之战、涿鹿之战而形成炎黄集团。炎黄集团融合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历经夏、商、周以及楚、越(各融合许多古代民族),发展为华夏族,尔后于汉朝形成汉族。以后经历魏晋南北朝,与北方民族匈奴、乌桓、鲜卑、羯、氐、羌等族,南方的蛮、俚、僚、傒等族的大融合,发展为民族文化大融汇的唐文化。又经历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与突厥、奚、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等民族的大融合。历史说明“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总之,汉族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融合了许多古代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不少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融合了许多古代民族(包括融合了部分汉族先民)。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民族融合现象更显著。如黔湘桂3 省区毗邻地区的侗族便有“侗变客,客变侗”的俗语,侗人到了汉区融合于汉人,汉人进了侗乡融合于侗人;壮族更是如此。可见少数民族也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及其先民发展而来,更是多元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