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1999)06-0098-05 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它伴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而觉醒,植根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而成长,在短短的不到20年的时间里,便迅速壮大为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它的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但也引发了多重社会效应和多种不同的评价和议论,这促使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它的价值、效应及其发展控制问题。 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它一方面是同与其共时态的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的,另一方面也是同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着一些原则差异的,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可以说是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根据对于人类文化普遍运动规律的一些考察和对于大众文化运行机制的若干分析,笔者认为,中国21世纪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主要是: ——人文化发展方向。大众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享受、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归宿点和最高价值目标的人文文化形态。综观其发生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大众文化自始至终都体现着一种人文本质和人文精神、蕴涵着一种人文目标和昭示着人文价值理性。随着人类的物质文明的不断进化和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大众文化作为人民自己的文化在21世纪将更加鲜明地凸现其人文本质、人文理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和反映21世纪中国大众文化人文化发展方向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就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必须贴近大众文化生活、满足大众文化需要、尊重大众文化权利、反映大众文化理想和提升大众文化人格。 ——科学化发展方向。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决定生产力、文化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形态要跟上时代步伐、获得持续发展动力,就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的科学知识、运用先进科学方法和整合当代科学精神,从而使自身呈现出一种科学化发展方向。否则,就有可能是虚妄和病态的,甚至有可能误入歧途。 ——国际化发展方向。21世纪是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世纪,每一个国家和民族要保持生机、活力和先进性,都必须与整个世界保持全面开放、充分交流状态,广泛、及时地学习和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与国际文化主潮流相接轨、与国际文化新进展相协同。具体到最贴近百姓生活、最能影响民众精神的大众文化来说,它要有效地发挥引导大众追求、促进大众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样需要通过广泛及时地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有益文化成果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内容和创新其表现形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水准,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民族化发展方向。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断,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反映民族文化思想、体现民族文化风格、优化民族文化人格和展示民族文化精华,这是确立中华民族的国际文化地位的基本要求和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最先进民族之林的基本方略,也应当是21世纪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 中国21世纪大众文化的上述发展方向大体上是可依稀辨认的。要对大众文化进行正确的价值定向、促进大众文化健康发展,需要对其运行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其最基本的控制方法论原则可作如下概括。 (一)大众文化的人文提升 大众文化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受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民主法制建设和国民素质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我国的大众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首先就文化创造主体而言,由于中国长期的自然农业传统和文化一元发展模式的影响,造就了国人趋同、从众的心理定势,这使得我们的大众文化实践中,缺少个性意识和创新精神。就21世纪文化发展来看,大众文化应当着力去培养人的现代人格,这样一个社会的文化发展才能充满生机、丰富多彩。反观我们目前现实大众文化表层,那种“一窝蜂”、“一招鲜”式的文化现象,那种要么简单地否定文化传统,要么尚古求玄的二元思维定势,就充分反映出我们的大众文化个性的薄弱。其次就大众文化的操作方式而言,则存在着感性化和平面化倾向。在目前的许多大众文化形式中,形象包装非常讲究,最大限度地突出刺激性和新款性。这由此让人想起了德国学者阿尔多诺的一句话:“形象是商品文化时代的最突出特征”。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必须看到在许多大众文化作品中,华丽的形象消解了文化的深层含义,以经验的直接性取代了价值的超越性,瞬间的体验取代了永久的回味和思考。这种拒绝思考、拒绝严肃人生意义而只求当下快乐的趋向,无疑是不利于民族文化健康发展的。第三,就大众文化性质而言,其问题在于缺少对现代人文精神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的真正灌注与弘扬。人的现代化是文化发展的真正目的,而目前我们的大众文化建设尚没有对这种现代价值趋向有一种真正的自觉。如对待西方文化,我们过多地借鉴吸收了其形式方面,模仿味道相当浓厚,但却缺少真正的时代精神体验;对待民族文化传统,我们往往在一种符号和包装意味上认同传统,仅举以古代名人命名的酒,据统计目前已达60余种,而传统文化的真正精神命脉却仍有待发扬光大。